\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u003cspan>圖片來源:鄭州日報\u003c/span>\u003c/p>\u003cp>據(jù)了解,今年鄭州市區(qū)有27所民辦初中學校招生需進行電腦派位,其余30所民辦初中學校報名人數(shù)未超過招生計劃,報名學生由學校直接錄取。\u003c/p>\u003cp>27所區(qū)屬民辦初中今年報名參加電腦派位的有26273人,電腦派位錄取10300人。這對于另外15973名未被錄取學生的家長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u003c/p>\u003cp>有些家長調(diào)侃自己的娃成了“彩票”的孩子,“孩子一生下來,就先開始選擇信佛還是信教。電腦派位就是撞大運,搖上了皆大歡喜,搖不上只能感嘆命運不公。”\u003c/p>\u003cp>不少家長表示,進入好學校“靠運氣不靠實力”的情況,對于那些努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失公允,明明可以憑實力進入好學校,卻沒想到被電腦決定了命運。“因為家庭給孩子的教育觀念一直都是要勤奮努力地去學習,去哪里讀書都要憑自己的實力,這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勤奮付出就會得到回報。但搖號了,當孩子們的命運完全交給了運氣,與長期以往給孩子的教育理論相悖。追求教育公平應該用更加科學的方式。”\u003c/p>\u003cp>“居住地劃片不到好的學校,民辦學校搖號又沒有搖上,我孩子的學該怎么上?”現(xiàn)在,更多的家長表示非常無奈。\u003c/p>\u003cp>\u003cstrong>爭搶優(yōu)質(zhì)生源 教培機構與部分學校結成“利益同盟”\u003c/strong>\u003c/p>\u003cp>為什么家長會舍近求遠,讓孩子去價格不菲的民辦中學就讀呢?\u003c/p>\u003cp>據(jù)了解,有些民辦學校曾經(jīng)是公辦學校分校改制而來,很多民辦學校從一出生就帶著名校的血統(tǒng),會依托原公辦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理念和教學特色也是一脈相傳。還有的民辦學校是某些優(yōu)質(zhì)教育集團校成員,歷年來的升學率非常出彩。\u003c/p>\u003cp>在各類升學信息遍布網(wǎng)絡的時代,在追逐名校的大軍中,家長們盡可能地想給孩子找聲譽高、分數(shù)高、升學率高的“三高”名校,民辦學校便受到家長們的一致追捧。\u003c/p>\u003cp>那么這次100%搖號對于誰的影響最大?無疑是民辦中學。\u003c/p>\u003cp>根據(jù)鄭州市教育局官方發(fā)布數(shù)據(jù),2020年,鄭州市區(qū)共有28466名學生報名民辦初中學校,比去年減少5298人。需要參加電腦派位的學校由去年的32所減少為今年的27所,總的報名人數(shù)減少。還有的民辦中學報名人數(shù)為0,計劃招生人數(shù)遠遠沒有報滿。\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_33/31a6698839ee740_size26_w400_h255.jpg\" width=\"400\" height=\"255\" alt=\"圖片來源:網(wǎng)絡\"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u003cspan>圖片來源:網(wǎng)絡\u003c/span>\u003c/p>\u003cp>種種數(shù)據(jù)表明,今年民辦初中學校的熱度在逐漸下降。\u003c/p>\u003cp>“之前因為公辦校全部劃片,民辦校坐享了政策紅利,通過考試搶奪了一批最優(yōu)秀的生源。現(xiàn)在實施的搖號,對民辦學校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沖擊。”有專業(yè)人士分析,民辦學校一旦實行100%搖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入口生源質(zhì)量。以往各民辦/公參民學校都會提前篩選一批優(yōu)質(zhì)生源,然后再通過面談進行提前鎖定,以此來提升學校優(yōu)質(zhì)生源的質(zhì)量。但100%搖號實行之后,即使提前篩選優(yōu)質(zhì)生源,但因為搖號的不確定性,學校很難將其鎖定。\u003c/p>\u003cp>但似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新的小升初政策下,優(yōu)質(zhì)生源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很多學校會將心思花在如何招收優(yōu)質(zhì)生源這種劍走偏鋒的事情上,這也讓培訓機構開始有機可乘。\u003c/p>\u003cp>很多學校置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于不顧,暗地里和培訓機構眉來眼去,民辦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之間的利益輸送鏈也愈發(fā)明顯。為了搶到優(yōu)質(zhì)生源,民辦學校突破招生“紅線”,通過各種秘密的方式搞成績排名,對學生“擇優(yōu)錄取”。有家長反映,在春節(jié)前后鄭州有些民辦學校就通過某些培訓機構秘密的進行考試。其他學校紛紛聞風而動,各想其招。在這期間,各個培訓機構人滿為患。\u003c/p>\u003cp>而部分培訓機構為了謀取利益,會將長期在自己機構上課的孩子作為優(yōu)先推薦對象,家長孩子被各個輔導機構牽著鼻子走。有家長透露,孩子去參加了培訓機構的考試后,會收到一些民辦中學的的電話錄取通知。而對于重點民辦中學而言,能否獲得優(yōu)質(zhì)生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學校未來的高考升學率,在民辦學校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頂著“三甲”“十大”頭銜的學校之所以備受家長青睞,主要因素在于這些學校擁有較高的重點高校升學率。\u003c/p>\u003cp>\u003cstrong>重點民辦中學資源稀缺 打招呼、批條子亂象叢生\u003c/strong>\u003c/p>\u003cp>對于一些家長和孩子來說,小升初不考試,似乎讓他們更累了。\u003c/p>\u003cp>“有條子的靠條子,有票子的靠票子……”有家長反映,鄭州外國語系旗下某中學2019年對外公布招生人數(shù)為600人,一共12個班級,一個班50人,但實際上開設了14個班,每個班級的人數(shù)在60—63人,超額招生率達47%。\u003c/p>\u003cp>搖號不一定能上學,但花錢可以。一位花了20萬將孩子送進該學校的家長說:“小升初搖號招生結束后,學校會針對這些‘搖號學生’進行摸底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會被勸退,這樣一來,就有了更多的空余名額。”\u003c/p>\u003cp>花錢托關系找門路現(xiàn)象除了民辦初中,部分公立重點初中也有涉及。有家長透露,鄭州部分公立名校一個名額6至8萬元不等,其所在的家長群里這些明碼標價的“交易”屢見不鮮,這樣的現(xiàn)實對于十二三歲的孩子而言顯然太過沉重。\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_33/88b72b3fb94fbe7_size220_w800_h540.png\" width=\"800\" height=\"540\" alt=\"獨家|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搖號":是苦口良藥還是當頭大棒?\" />\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_33/084f08d7c92b9e7_size236_w800_h531.png\" width=\"800\" height=\"531\" alt=\"來源:鄭州日報\"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u003cspan>來源:鄭州日報\u003c/span>\u003c/p>\u003cp>“肥了中介,條子費今年創(chuàng)新高。一場‘小升初’的焦慮營銷中,家長成為了被收割的對象。”知情人士透露,家長憑關系、托門子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學校,“小升初”暗箱操作、人為干預的空間很大。\u003c/p>\u003cp>值得關注的是,在“小升初”搶人大戰(zhàn)中,民辦招生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公辦學校占比最大。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公辦學校的一些“舊疾”似乎又復發(fā)了。“民辦和公辦同步招生”本意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但實際的執(zhí)行效果是,很多公辦中學為了爭奪優(yōu)質(zhì)生源,和民辦學校競爭“掐尖”,提前招考,明里暗里舉辦各種形式的小升初選拔考試,甚至根據(jù)學生分數(shù)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u003c/p>\u003cp>公辦中學和民辦中學站在同一起跑線,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都應該專注自身,在培育教育資源上下功夫,要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滿足家長和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而不是將眼光鎖定在旁門左道的“拉人入校”。\u003c/p>\u003cp>“小升初”改革浩浩蕩蕩,誰主沉浮?實力、運氣、關系、政策?對于學校來說,面對一輪又一輪的調(diào)整,它們并非不想要把控實際招生人數(shù),招生合規(guī)化,但現(xiàn)實往往不遂人愿,身不由己;對于家長來說,為了孩子的教育未來,只能在浪潮中隨波逐流。那么究竟誰受益?誰受損?這也成了許多人的疑問。(鳳鳴 專欄作者陳欣欣)\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陳欣欣","faceUrl":"","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cateid":"鳳凰網(wǎng)河南綜合","type":"source","catename":"鳳凰網(wǎng)河南綜合","description":"","cateSource":"","backgroud":"http://p1.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60919/d236177a15798b010c4c_size104_w720_h186.png","api":"http://api.iclient.ifeng.com/api_wemedia_list?type=source&keyword=%E5%87%A4%E5%87%B0%E7%BD%91%E6%B2%B3%E5%8D%97%E7%BB%BC%E5%90%88","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newsTime":"2020-08-13 08:52:19","authorUrl":""}},"keywords":"小升初,民辦學校,生源,學校,搖號,家長,鄭州,中學,培訓機構,初中","hasCopyRight":fals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獨家|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搖號":是苦口良藥還是當頭大棒?

    獨家|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搖號":是苦口良藥還是當頭大棒?

    “小升初”每年都牽動著千萬個家庭。每到“小升初”季,家長們幾乎要投入全部精力為孩子上學的事“奔忙”。

    進入8月,今年鄭州“小升初”已經(jīng)塵埃落定。但對于鄭州的家長來說,回想起7月的那場“搖號大戰(zhàn)”,仍然心有余悸。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家長調(diào)侃:自己的娃成了“彩票”的孩子

    2020年,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進入全民搖號時代。所有民辦普通中學招生納入審批地統(tǒng)一管理,實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在教育部門確定的招生范圍內(nèi),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報名人數(shù)不滿招生計劃的,實行“注冊入學、直接錄取”的方式。

    圖片來源:鄭州日報

    圖片來源:鄭州日報

    據(jù)了解,今年鄭州市區(qū)有27所民辦初中學校招生需進行電腦派位,其余30所民辦初中學校報名人數(shù)未超過招生計劃,報名學生由學校直接錄取。

    27所區(qū)屬民辦初中今年報名參加電腦派位的有26273人,電腦派位錄取10300人。這對于另外15973名未被錄取學生的家長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

    有些家長調(diào)侃自己的娃成了“彩票”的孩子,“孩子一生下來,就先開始選擇信佛還是信教。電腦派位就是撞大運,搖上了皆大歡喜,搖不上只能感嘆命運不公。”

    不少家長表示,進入好學校“靠運氣不靠實力”的情況,對于那些努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失公允,明明可以憑實力進入好學校,卻沒想到被電腦決定了命運。“因為家庭給孩子的教育觀念一直都是要勤奮努力地去學習,去哪里讀書都要憑自己的實力,這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勤奮付出就會得到回報。但搖號了,當孩子們的命運完全交給了運氣,與長期以往給孩子的教育理論相悖。追求教育公平應該用更加科學的方式。”

    “居住地劃片不到好的學校,民辦學校搖號又沒有搖上,我孩子的學該怎么上?”現(xiàn)在,更多的家長表示非常無奈。

    爭搶優(yōu)質(zhì)生源 教培機構與部分學校結成“利益同盟”

    為什么家長會舍近求遠,讓孩子去價格不菲的民辦中學就讀呢?

    據(jù)了解,有些民辦學校曾經(jīng)是公辦學校分校改制而來,很多民辦學校從一出生就帶著名校的血統(tǒng),會依托原公辦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理念和教學特色也是一脈相傳。還有的民辦學校是某些優(yōu)質(zhì)教育集團校成員,歷年來的升學率非常出彩。

    在各類升學信息遍布網(wǎng)絡的時代,在追逐名校的大軍中,家長們盡可能地想給孩子找聲譽高、分數(shù)高、升學率高的“三高”名校,民辦學校便受到家長們的一致追捧。

    那么這次100%搖號對于誰的影響最大?無疑是民辦中學。

    根據(jù)鄭州市教育局官方發(fā)布數(shù)據(jù),2020年,鄭州市區(qū)共有28466名學生報名民辦初中學校,比去年減少5298人。需要參加電腦派位的學校由去年的32所減少為今年的27所,總的報名人數(shù)減少。還有的民辦中學報名人數(shù)為0,計劃招生人數(shù)遠遠沒有報滿。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種種數(shù)據(jù)表明,今年民辦初中學校的熱度在逐漸下降。

    “之前因為公辦校全部劃片,民辦校坐享了政策紅利,通過考試搶奪了一批最優(yōu)秀的生源。現(xiàn)在實施的搖號,對民辦學校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沖擊。”有專業(yè)人士分析,民辦學校一旦實行100%搖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入口生源質(zhì)量。以往各民辦/公參民學校都會提前篩選一批優(yōu)質(zhì)生源,然后再通過面談進行提前鎖定,以此來提升學校優(yōu)質(zhì)生源的質(zhì)量。但100%搖號實行之后,即使提前篩選優(yōu)質(zhì)生源,但因為搖號的不確定性,學校很難將其鎖定。

    但似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新的小升初政策下,優(yōu)質(zhì)生源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很多學校會將心思花在如何招收優(yōu)質(zhì)生源這種劍走偏鋒的事情上,這也讓培訓機構開始有機可乘。

    很多學校置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于不顧,暗地里和培訓機構眉來眼去,民辦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之間的利益輸送鏈也愈發(fā)明顯。為了搶到優(yōu)質(zhì)生源,民辦學校突破招生“紅線”,通過各種秘密的方式搞成績排名,對學生“擇優(yōu)錄取”。有家長反映,在春節(jié)前后鄭州有些民辦學校就通過某些培訓機構秘密的進行考試。其他學校紛紛聞風而動,各想其招。在這期間,各個培訓機構人滿為患。

    而部分培訓機構為了謀取利益,會將長期在自己機構上課的孩子作為優(yōu)先推薦對象,家長孩子被各個輔導機構牽著鼻子走。有家長透露,孩子去參加了培訓機構的考試后,會收到一些民辦中學的的電話錄取通知。而對于重點民辦中學而言,能否獲得優(yōu)質(zhì)生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學校未來的高考升學率,在民辦學校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頂著“三甲”“十大”頭銜的學校之所以備受家長青睞,主要因素在于這些學校擁有較高的重點高校升學率。

    重點民辦中學資源稀缺 打招呼、批條子亂象叢生

    對于一些家長和孩子來說,小升初不考試,似乎讓他們更累了。

    “有條子的靠條子,有票子的靠票子……”有家長反映,鄭州外國語系旗下某中學2019年對外公布招生人數(shù)為600人,一共12個班級,一個班50人,但實際上開設了14個班,每個班級的人數(shù)在60—63人,超額招生率達47%。

    搖號不一定能上學,但花錢可以。一位花了20萬將孩子送進該學校的家長說:“小升初搖號招生結束后,學校會針對這些‘搖號學生’進行摸底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會被勸退,這樣一來,就有了更多的空余名額。”

    花錢托關系找門路現(xiàn)象除了民辦初中,部分公立重點初中也有涉及。有家長透露,鄭州部分公立名校一個名額6至8萬元不等,其所在的家長群里這些明碼標價的“交易”屢見不鮮,這樣的現(xiàn)實對于十二三歲的孩子而言顯然太過沉重。

    獨家|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搖號":是苦口良藥還是當頭大棒?

    來源:鄭州日報

    來源:鄭州日報

    “肥了中介,條子費今年創(chuàng)新高。一場‘小升初’的焦慮營銷中,家長成為了被收割的對象。”知情人士透露,家長憑關系、托門子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學校,“小升初”暗箱操作、人為干預的空間很大。

    值得關注的是,在“小升初”搶人大戰(zhàn)中,民辦招生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公辦學校占比最大。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公辦學校的一些“舊疾”似乎又復發(fā)了。“民辦和公辦同步招生”本意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但實際的執(zhí)行效果是,很多公辦中學為了爭奪優(yōu)質(zhì)生源,和民辦學校競爭“掐尖”,提前招考,明里暗里舉辦各種形式的小升初選拔考試,甚至根據(jù)學生分數(shù)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

    公辦中學和民辦中學站在同一起跑線,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都應該專注自身,在培育教育資源上下功夫,要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滿足家長和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而不是將眼光鎖定在旁門左道的“拉人入校”。

    “小升初”改革浩浩蕩蕩,誰主沉浮?實力、運氣、關系、政策?對于學校來說,面對一輪又一輪的調(diào)整,它們并非不想要把控實際招生人數(shù),招生合規(guī)化,但現(xiàn)實往往不遂人愿,身不由己;對于家長來說,為了孩子的教育未來,只能在浪潮中隨波逐流。那么究竟誰受益?誰受損?這也成了許多人的疑問。(鳳鳴 專欄作者陳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