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近日,一位剛入職某銀行的員工楊某在“2020年校園招聘新員工”的微信群聊中爆料,自己和領導同事在聚餐時,因為“A角”大領導敬的酒沒有喝,被自己的部門領導怒扇耳光,并遭受了部門領導滿口臟話的辱罵指責。后續,還有部分同事追罵其至電梯處。\u003c/p>\u003cp>“新人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_35/88e51c10ed8af2f_size212_w286_h841.png\" width=\"286\" height=\"841\" alt=\"獨家:領導敬酒必須喝 飯局要帶女下屬?這些職場糟粕該改了\" />\u003c/p>\u003cp>面對輿論質疑,該銀行回應: 經核實,員工楊某反映的中關村支行營業部某領導及該支行個別員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中,確系存在因酒后失態而對楊某做出言語及行為失當等舉動,已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停職接受調查處罰。\u003c/p>\u003cp>酒,有些人千杯不倒,有些人一沾就醉。事件主人公“楊某”曾向部門領導反映表示其因個人原因無法喝酒,過去十年滴酒未沾,且未來也沒有打算喝酒。但上了酒桌,就由不得他了。\u003c/p>\u003cp>網友紛紛聲討:美其名曰酒桌文化,其實就是上級對下屬的服從性測試。如果一種“文化”或者“禮儀”是以犧牲自己和他人身體健康乃至生命為代價的,還能稱之為“文化”嗎?\u003c/p>\u003cp>透過現象看本質,很多網友將矛頭指向了酒桌文化,但仔細推敲,這不單單是酒桌文化的問題,其背后還反映了丑陋的“職場霸凌”,最大的幕后黑手是“職場潛規則”。職場人都明白,在權力高度集中的今天,下級的命運掌握在上司手中,大家都深諳職場酒桌法則,所以才會舍命陪領導。而某些領導之所以在酒桌上頤指氣使,不外乎手中掌握著決定員工去留的“權力”。\u003c/p>\u003cp>對于新員工來說,酒桌上的自己更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喝酒唯恐領導發難,但喝了身體無法承受。“喝酒不喝醉,等于搓澡不搓背。你不喝,我不喝,中國好酒往哪兒擱;你不醉,我不醉,馬路牙子誰來睡。寧愿讓胃破個洞,不讓感情裂個縫.......”熱情的勸酒詞如今變成了職場潛規則的“燃料”,成為了無數職場新人噩夢的開端。\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_35/bc2bbad0262c68b_size22_w500_h320.jpg\" width=\"500\" height=\"320\"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alt=\"獨家:領導敬酒必須喝 飯局要帶女下屬?這些職場糟粕該改了\" />\u003c/p>\u003cp>楊某的遭遇讓很多職場人感同身受。\u003c/p>\u003cp>“只要是工作聚餐,必須人人都要敬酒。你說酒精過敏?領導也說自己過敏,他都喝了你不喝?你拒無可拒。”工作三年的李爽(化名)回憶起剛入職那會兒,依然后背發涼。“有一次我吃了頭孢了不能喝酒,領導就讓我一直喝水,三杯燙水讓我當著他的面喝,喝的我口腔黏膜都燙掉了。”\u003c/p>\u003cp>值得一提的是,在老職場人的眼里,能和勸酒站在“同一高度”的,還有“找女員工陪酒”。\u003c/p>\u003cp>單位領導一遇飯局,就只能犧牲女職員女下屬了。大多數女職員不愿意去,但為了工作,又不得不去,只能戴上面具應酬陪笑。還有一些企業會選出長相比較漂亮的、有氣質的女職員,組成業余的公關組,在單位有需要陪領導或貴賓的時候,她們就變成了主角。\u003c/p>\u003cp>“很多企業領導覺得,出去吃飯必須要帶女性,這是身份的象征。”一位企業高管透露,在某些企業領導的大腦中,女性是可以任意支配的物品,其主要功能是給男性帶來“愉悅”,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強迫女下屬陪酒也是職場普遍現象。\u003c/p>\u003cp>不喝酒被扇耳光、女員工被迫陪酒,這些所謂的職場潛規則由來已久,以上級的身份強行勸酒、讓人陪酒,就是用自己的權勢地位來壓人。職場套路深,酒桌之上,誰主沉浮?打著“融洽同事關系”的名號聚餐,實則耍官威,給職場新人立規矩。下位者通過把自己喝的丑態百出,來博得上位者的愉悅,上位者通過逼下位者喝酒來展示自己權利的壓迫,一幅職場潛規則“人性權利圖”昭然若揭。\u003c/p>\u003cp>當下這則新聞,越發讓人見識了某些職場潛規則的惡臭。不能忽略的是,職場潛規則現在仍然有生長的土壤,更多的職場人選擇了忍氣吞聲。很多網友擔心楊某接下來的工作不保,會不會被穿小鞋,被同事排斥。\u003c/p>\u003cp>但良好的職場環境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引導,靠酒桌來維系的職場關系經不起風吹雨打。如果人人都逆來順受,選擇向錯誤行為低頭,那只會劣幣驅逐良幣,未來的職場生態更讓人堪憂。當然,肅清惡臭的職場潛規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可喜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或許那位扇耳光的領導也沒想到“楊某”會選擇站出來,勇敢指出房間里的大象。\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_35/6dc6be8906720d2_size59_w711_h800.jpg\" width=\"711\" height=\"800\" alt=\"獨家:領導敬酒必須喝 飯局要帶女下屬?這些職場糟粕該改了\" />\u003c/p>\u003cp>年輕一代是改變社會規則的一代,這個社會規則,不是指擺在臺面上的能夠接受的規則,而是一種不為世俗道德所容忍的規則。某些企業領導需要明白的是:這杯酒你今天逼迫下屬喝了,不久后,“張飛醉酒丟徐州”的故事,可能就會發生在你身上。\u003c/p>\u003cp>被停職,只是后浪們反擊的第一步。(鳳鳴專欄作者:陳欣欣)\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陳欣欣","faceUrl":"","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cateid":"鳳凰網河南綜合","type":"source","catename":"鳳凰網河南綜合","description":"","cateSource":"","backgroud":"http://p1.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60919/d236177a15798b010c4c_size104_w720_h186.png","api":"http://api.iclient.ifeng.com/api_wemedia_list?type=source&keyword=%E5%87%A4%E5%87%B0%E7%BD%91%E6%B2%B3%E5%8D%97%E7%BB%BC%E5%90%88","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newsTime":"2020-08-27 10:52:30","authorUrl":""}},"keywords":"職場,領導,酒桌,職場潛規則,員工,扇耳光,飯局,同事,企業,獨家","hasCopyRight":fals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古有文人墨客飲酒留下千古佳作,今有領導喝酒借醉扇新員工耳光。 近日,一位剛入職某銀行的員工楊某在“2020年校園招聘新員工”的微信群聊中爆料,自己和領導同事在聚餐時,因為“A角”大領導敬的酒沒有喝,被自己的部門領導怒扇耳光,并遭受了部門領導滿口臟話的辱罵指責。后續,還有部分同事追罵其至電梯處。 “新人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面對輿論質疑,該銀行回應: 經核實,員工楊某反映的中關村支行營業部某領導及該支行個別員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中,確系存在因酒后失態而對楊某做出言語及行為失當等舉動,已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停職接受調查處罰。 酒,有些人千杯不倒,有些人一沾就醉。事件主人公“楊某”曾向部門領導反映表示其因個人原因無法喝酒,過去十年滴酒未沾,且未來也沒有打算喝酒。但上了酒桌,就由不得他了。 網友紛紛聲討:美其名曰酒桌文化,其實就是上級對下屬的服從性測試。如果一種“文化”或者“禮儀”是以犧牲自己和他人身體健康乃至生命為代價的,還能稱之為“文化”嗎? 透過現象看本質,很多網友將矛頭指向了酒桌文化,但仔細推敲,這不單單是酒桌文化的問題,其背后還反映了丑陋的“職場霸凌”,最大的幕后黑手是“職場潛規則”。職場人都明白,在權力高度集中的今天,下級的命運掌握在上司手中,大家都深諳職場酒桌法則,所以才會舍命陪領導。而某些領導之所以在酒桌上頤指氣使,不外乎手中掌握著決定員工去留的“權力”。 對于新員工來說,酒桌上的自己更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喝酒唯恐領導發難,但喝了身體無法承受。“喝酒不喝醉,等于搓澡不搓背。你不喝,我不喝,中國好酒往哪兒擱;你不醉,我不醉,馬路牙子誰來睡。寧愿讓胃破個洞,不讓感情裂個縫.......”熱情的勸酒詞如今變成了職場潛規則的“燃料”,成為了無數職場新人噩夢的開端。 楊某的遭遇讓很多職場人感同身受。 “只要是工作聚餐,必須人人都要敬酒。你說酒精過敏?領導也說自己過敏,他都喝了你不喝?你拒無可拒。”工作三年的李爽(化名)回憶起剛入職那會兒,依然后背發涼。“有一次我吃了頭孢了不能喝酒,領導就讓我一直喝水,三杯燙水讓我當著他的面喝,喝的我口腔黏膜都燙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職場人的眼里,能和勸酒站在“同一高度”的,還有“找女員工陪酒”。 單位領導一遇飯局,就只能犧牲女職員女下屬了。大多數女職員不愿意去,但為了工作,又不得不去,只能戴上面具應酬陪笑。還有一些企業會選出長相比較漂亮的、有氣質的女職員,組成業余的公關組,在單位有需要陪領導或貴賓的時候,她們就變成了主角。 “很多企業領導覺得,出去吃飯必須要帶女性,這是身份的象征。”一位企業高管透露,在某些企業領導的大腦中,女性是可以任意支配的物品,其主要功能是給男性帶來“愉悅”,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強迫女下屬陪酒也是職場普遍現象。 不喝酒被扇耳光、女員工被迫陪酒,這些所謂的職場潛規則由來已久,以上級的身份強行勸酒、讓人陪酒,就是用自己的權勢地位來壓人。職場套路深,酒桌之上,誰主沉浮?打著“融洽同事關系”的名號聚餐,實則耍官威,給職場新人立規矩。下位者通過把自己喝的丑態百出,來博得上位者的愉悅,上位者通過逼下位者喝酒來展示自己權利的壓迫,一幅職場潛規則“人性權利圖”昭然若揭。 當下這則新聞,越發讓人見識了某些職場潛規則的惡臭。不能忽略的是,職場潛規則現在仍然有生長的土壤,更多的職場人選擇了忍氣吞聲。很多網友擔心楊某接下來的工作不保,會不會被穿小鞋,被同事排斥。 但良好的職場環境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引導,靠酒桌來維系的職場關系經不起風吹雨打。如果人人都逆來順受,選擇向錯誤行為低頭,那只會劣幣驅逐良幣,未來的職場生態更讓人堪憂。當然,肅清惡臭的職場潛規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可喜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或許那位扇耳光的領導也沒想到“楊某”會選擇站出來,勇敢指出房間里的大象。 年輕一代是改變社會規則的一代,這個社會規則,不是指擺在臺面上的能夠接受的規則,而是一種不為世俗道德所容忍的規則。某些企業領導需要明白的是:這杯酒你今天逼迫下屬喝了,不久后,“張飛醉酒丟徐州”的故事,可能就會發生在你身上。 被停職,只是后浪們反擊的第一步。(鳳鳴專欄作者:陳欣欣)獨家:領導敬酒必須喝 飯局要帶女下屬?這些職場糟粕該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