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10月23日上午,中國·南陽第十五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暨第九屆仲景論壇開幕。本次節會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打響南陽仲景品牌、加快南陽中醫藥事業發展、助力南陽打造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和河南省副中心城市。\u003cbr />\u003c/p>\u003cp>華山論劍,學術爭鋒。本屆大會邀請了“人民英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等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推動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期間,南陽先后舉辦13個分論壇與6個分項活動,通過“論壇+展覽+項目簽約+中醫藥文化科普+中醫藥健康旅游”等方式,搭建招商引資合作交流平臺,展示南陽中醫藥發展的成果。\u003c/p>\u003cp>從2002年開始,南陽已經成功舉辦十五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九屆仲景論壇和四屆艾產業發展大會,先后邀請國內外知名的中醫藥專家開展講座、研討、展覽展示等活動,形成了濃厚的南陽中醫藥特色文化氛圍和張仲景品牌形象。\u003c/p>\u003cp>“一節一會一壇”(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中國艾產業發展大會、仲景論壇)已成為仲景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節會和平臺,為南陽中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溝通、交流、學習平臺,為中醫藥企業架起了一座走出去開拓大市場、大發展、實現大跨越的橋梁。\u003c/p>\u003cp>\u003cstrong>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擦亮南陽中醫藥文化名片\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4/6084D29AC69A36D0AE57D816FC7274EB6FC89FC0_size80_w1080_h542.jpg\" alt=\"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u003c/p>\u003cp>南陽市溫涼河畔坐落著一座醫圣祠,殿閣儼然,蒼松翠柏間透露出歷史的古樸凝重。進入祠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仲景塑像,兩邊分別是扁鵲、華佗、孫思邈等十大名醫塑像,還有眾多名家題寫的碑刻、匾額、楹聯,共同構成醫圣祠獨特的中醫文化遺存和人文景觀。\u003cbr />\u003c/p>\u003cp>千年來,醫圣張仲景的救人治世之道飲譽古今,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張仲景故里,南陽擁有獨一無二的中醫藥文化名片。\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4/94A19B81858C87F7767C038B138628ECE18128BC_size2734_w3264_h1836.jpg\" alt=\"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u003c/p>\u003cp>為了更好的傳承弘揚仲景文化,南陽市以醫圣祠為核心,啟動實施醫圣祠文化園暨張仲景中醫藥博物院項目,加快建設藏方閣、仲景書院、國醫館等標志性建筑,面向世界建成中醫藥文化地標,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u003c/p>\u003cp>2020年7月,南陽市實施了醫圣祠文化園建設項目。醫圣祠由18畝擴大到689畝,其職能任務也發生了轉變,在此基礎上,成立張仲景博物院,進一步發揮醫圣故里仲景文化優勢,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習基地和世界中醫藥文化地標。\u003c/p>\u003cp>未來,張仲景博物院主要用于醫圣祠文物保護、修繕及研究,負責南陽中醫藥文物收集、陳展、文旅管理及運營等工作,承擔宣傳弘揚仲景文化,舉辦仲景經方教育、學術培訓、學術交流、涉外活動、中醫藥健康教育及中醫診療活動等任務。\u003c/p>\u003cp>正如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理事長馬建中所說,南陽是中醫圣地,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把張仲景作為中醫藥的旗幟、品牌、最大的無形資產,進行大力挖掘、凝練和弘揚,突出張仲景品牌,打造仲景學堂、仲景書院等富有時代和地域特征的中醫藥文化體系,這是時代精神和歷史機遇的完美結合、優勢體現。\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繪就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u003c/strong>\u003c/p>\u003cp>走進南陽仙草集團生產間,干凈敞亮,淡淡的艾草香撲面而來,身穿制服的工人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加工、包裝等工作,一派紅紅火火的忙碌場景。\u003c/p>\u003cp>誰也沒想到,12年間,一個小作坊能發展成一家集艾草種植收儲、艾制品生產銷售、艾灸器具研發生產、品牌招商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艾草全產業鏈企業,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u003c/p>\u003cp>僅仙草集團的自有工廠,占地面積就達到百余畝,年艾草吞吐量2萬余噸,年平均固定員工人數達到700人以上,還有部分加工產品通過計件外包,直接帶動周邊農村留守人員超過2千余人實現農閑增收,艾草種植和采摘也間接帶動產地周邊農村留守家庭近萬人增收。\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4/B2CA660DE51CC14B9F0950002ECBEA44EDFEA72E_size419_w1728_h972.jpg\" alt=\"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u003c/p>\u003cp>今年8月份,南陽市啟動“南陽艾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艾草種植面積增至35萬畝,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企業由100家增至200家,億元以上企業由3家增至15家,建成3-5個艾草產業強鎮、5個艾草專業園區和5個艾草專業市場,全市艾產業年產值由110億元增至300億元,建立健全艾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世界艾鄉”,引領全國艾產業高質量發展。\u003c/p>\u003cp>艾產業的蓬勃發展,只是南陽市中醫藥發展的一個縮影。\u003c/p>\u003cp>十四五期間,中醫藥發展迎來新機遇。南陽市提出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實施宛藥振興計劃,全力打造“八大宛藥”品牌,培育壯大一批本地新興中藥企業。實施艾產業倍增計劃,把艾草作為南陽特色產業重點培育,打造名副其實的“世界艾鄉”。實施“中醫藥+”計劃,全面落實《南陽市康養產業發展規劃》,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中醫藥健康服務為核心,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多措并舉,讓南陽中醫藥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u003c/p>\u003cp>采擷歷史明珠,書寫時代故事。南陽市緊抓機遇,實施中醫藥強市戰略,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令醫圣故里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貢獻南陽力量。\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穆素平","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1-10-25 13:37:43","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中醫藥,南陽,仲景,張仲景,艾草,產業,高質量,南陽市,醫圣祠,醫藥","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南陽 > 正文

    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仲景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綻放光彩;山清水秀,賦予中藥生長的良田沃土;中醫藥產業強盛,帶動城市經濟飛速發展。近年來,南陽憑借得天獨厚的醫藥文化和資源,譜寫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一節一會一壇,打響仲景文化品牌

    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10月23日上午,中國·南陽第十五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暨第九屆仲景論壇開幕。本次節會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打響南陽仲景品牌、加快南陽中醫藥事業發展、助力南陽打造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和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華山論劍,學術爭鋒。本屆大會邀請了“人民英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等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推動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期間,南陽先后舉辦13個分論壇與6個分項活動,通過“論壇+展覽+項目簽約+中醫藥文化科普+中醫藥健康旅游”等方式,搭建招商引資合作交流平臺,展示南陽中醫藥發展的成果。

    從2002年開始,南陽已經成功舉辦十五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九屆仲景論壇和四屆艾產業發展大會,先后邀請國內外知名的中醫藥專家開展講座、研討、展覽展示等活動,形成了濃厚的南陽中醫藥特色文化氛圍和張仲景品牌形象。

    “一節一會一壇”(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中國艾產業發展大會、仲景論壇)已成為仲景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節會和平臺,為南陽中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溝通、交流、學習平臺,為中醫藥企業架起了一座走出去開拓大市場、大發展、實現大跨越的橋梁。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擦亮南陽中醫藥文化名片

    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南陽市溫涼河畔坐落著一座醫圣祠,殿閣儼然,蒼松翠柏間透露出歷史的古樸凝重。進入祠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仲景塑像,兩邊分別是扁鵲、華佗、孫思邈等十大名醫塑像,還有眾多名家題寫的碑刻、匾額、楹聯,共同構成醫圣祠獨特的中醫文化遺存和人文景觀。

    千年來,醫圣張仲景的救人治世之道飲譽古今,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張仲景故里,南陽擁有獨一無二的中醫藥文化名片。

    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為了更好的傳承弘揚仲景文化,南陽市以醫圣祠為核心,啟動實施醫圣祠文化園暨張仲景中醫藥博物院項目,加快建設藏方閣、仲景書院、國醫館等標志性建筑,面向世界建成中醫藥文化地標,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

    2020年7月,南陽市實施了醫圣祠文化園建設項目。醫圣祠由18畝擴大到689畝,其職能任務也發生了轉變,在此基礎上,成立張仲景博物院,進一步發揮醫圣故里仲景文化優勢,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習基地和世界中醫藥文化地標。

    未來,張仲景博物院主要用于醫圣祠文物保護、修繕及研究,負責南陽中醫藥文物收集、陳展、文旅管理及運營等工作,承擔宣傳弘揚仲景文化,舉辦仲景經方教育、學術培訓、學術交流、涉外活動、中醫藥健康教育及中醫診療活動等任務。

    正如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理事長馬建中所說,南陽是中醫圣地,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把張仲景作為中醫藥的旗幟、品牌、最大的無形資產,進行大力挖掘、凝練和弘揚,突出張仲景品牌,打造仲景學堂、仲景書院等富有時代和地域特征的中醫藥文化體系,這是時代精神和歷史機遇的完美結合、優勢體現。

    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繪就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

    走進南陽仙草集團生產間,干凈敞亮,淡淡的艾草香撲面而來,身穿制服的工人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加工、包裝等工作,一派紅紅火火的忙碌場景。

    誰也沒想到,12年間,一個小作坊能發展成一家集艾草種植收儲、艾制品生產銷售、艾灸器具研發生產、品牌招商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艾草全產業鏈企業,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僅仙草集團的自有工廠,占地面積就達到百余畝,年艾草吞吐量2萬余噸,年平均固定員工人數達到700人以上,還有部分加工產品通過計件外包,直接帶動周邊農村留守人員超過2千余人實現農閑增收,艾草種植和采摘也間接帶動產地周邊農村留守家庭近萬人增收。

    鳳鳴|傳承仲景文化 南陽繪就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今年8月份,南陽市啟動“南陽艾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艾草種植面積增至35萬畝,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企業由100家增至200家,億元以上企業由3家增至15家,建成3-5個艾草產業強鎮、5個艾草專業園區和5個艾草專業市場,全市艾產業年產值由110億元增至300億元,建立健全艾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世界艾鄉”,引領全國艾產業高質量發展。

    艾產業的蓬勃發展,只是南陽市中醫藥發展的一個縮影。

    十四五期間,中醫藥發展迎來新機遇。南陽市提出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實施宛藥振興計劃,全力打造“八大宛藥”品牌,培育壯大一批本地新興中藥企業。實施艾產業倍增計劃,把艾草作為南陽特色產業重點培育,打造名副其實的“世界艾鄉”。實施“中醫藥+”計劃,全面落實《南陽市康養產業發展規劃》,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中醫藥健康服務為核心,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多措并舉,讓南陽中醫藥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采擷歷史明珠,書寫時代故事。南陽市緊抓機遇,實施中醫藥強市戰略,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令醫圣故里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貢獻南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