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2021年10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構建“一主兩副”的區域發展新格局。1月6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鄭州開幕,“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繼洛陽之后,南陽也為建設副中心城市按下“加速鍵”。\u003c/p>\u003cp>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南陽肩負著更高定位、更大目標、更重的任務,這無異于一場新的“趕考”、新的“長征”。面對新機遇,南陽正在以破繭化蝶之勢全面拉開副中心城市建設。\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造立體高效交通網絡,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u003c/strong>\u003c/p>\u003cp>自古以來,南陽就是交通要道,更有“南船北馬,百貨總集”的美稱。南陽,位于豫鄂陜三省交界處,地處武漢、鄭州、西安三大都市圈合圍300公里的中心地帶,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過渡地帶,具有建成省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獨特區位優勢。\u003c/p>\u003cp>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如今,隨著省副中心城市的明確定位,南陽在“水路、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大手筆投入打造“立體交通”,將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建設副中心城市、新興區域經濟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u003c/p>\u003cp>高鐵方面,2019年鄭萬高鐵鄭襄段開通,南陽正式進入高鐵時代。鄭萬高鐵是濟鄭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河南、湖北、重慶的一條主要客運快速通道。預計今年上半年,鄭萬高鐵全線貫通。屆時,南陽到重慶僅需3個多小時,也將進一步加強南陽與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系,推進南陽更深層次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副中心城市建設筑牢交通基礎。鄭萬高鐵之后,南陽確定修建一條新高鐵“寧西高鐵”,進一步爭取“十南駐阜高鐵”、“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的修建。一條條高鐵的修建,為南陽帶來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促進南陽產業經濟發展。\u003c/p>\u003cp>水運復興,南陽將建設2條航運通道,即唐河航運工程、白河航運工程。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如今,賒店唐白河復航工程項目工地一派繁忙,這條航運將打通南陽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水運通道,令南陽人通江達海的夢想成為現實。\u003c/p>\u003cp>高速方面,“十三五”期間,南陽通車總里程達到794公里,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十四五”期間,南陽將繼續構筑完善發達的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2112交通圈”,實現周邊主要城市“2小時”到達,市域至所有縣區“1小時”到達,相鄰縣區“1小時”到達,市域全部鄉鎮“2小時”覆蓋。\u003c/p>\u003cp>航空方面,南陽姜營機場是河南三大民用機場之一,航線有17條、通航城市達到22個、年旅客吞吐量超百萬。隨著南陽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南陽機場的遷建已經提上日程。在新機場的規劃上,南陽積極爭取建設配套4E級機場和航空產業園區,打造“豫鄂陜航空服務主樞紐”,往國際機場的目標奮斗,同時打造南陽航空樞紐經濟區、南陽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u003c/p>\u003cp>未來的南陽,高速、鐵路、水運、航空網絡四通八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再現兩漢時“南船北馬、商賈云集、既麗且康”的盛景。\u003c/p>\u003cp>\u003cstrong>構建先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中心城市“起高峰”\u003c/strong>\u003c/p>\u003cp>一座城市的核心是產業,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南陽的產業發展也迎來了累累碩果。\u003c/p>\u003cp>2021年,牧原股份的生豬銷量達到4026.3萬頭,銷售收入為750.9億元,繼續穩坐養豬一哥寶座。提起牧原集團,就繞不開南陽。走進南陽內鄉縣,牧原肉食產業綜合體園區的21棟樓房格外吸睛,牧原食品產業城、牧原智慧物流園、牧原農牧裝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為了更好地助力牧原進入世界500強,去年9月份,南陽召開了支持牧原集團發展大會,當好企業“金牌店小二”,為牧原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u003c/p>\u003cp>牧原集團只是南陽支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1年,龍成集團等11家企業進入河南民營企業100強、豫西集團等6家企業進入全省制造業頭雁企業,去年前11個月,南陽37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生產實現增長,其中19個行業的增速超過兩位數......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數字,都是南陽為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努力的鮮明注腳。\u003c/p>\u003cp>面對新形式,南陽深知做強產業是建設副中心城市的關鍵,明確了“工業強市的目標”,聚焦“5+N”千百億產業集群培育計劃,努力打造裝備制造、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物產業、文旅康養5個千億級和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嫁接、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謀篇布局,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努力打造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南陽依托月季、艾草等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拓寬產業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u003c/p>\u003cp>“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南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目標,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抓實“萬人助萬企”等一系列措施,打好組合拳,切切實實的為企業做好服務,為加快南陽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有力保障。\u003c/p>\u003cp>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南陽力爭“十四五末”,實現“6333”的目標,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00億元,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00萬人,經濟實力進入全國地級市50強,建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省副中心城市,對全省經濟發展形成強有力的輻射和推動,使中心城市“起高峰”、縣域經濟“成高原”。\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造白河生態經濟帶,城市更新綻放新顏\u003c/strong>\u003c/p>\u003cp>“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一千多年前李白筆下的南陽城迎來新的蝶變。\u003c/p>\u003cp>白河是南陽的母親河,穿城而過,一條碧波與兩岸的高樓交相輝映。站在白河岸邊極目遠眺,河水清澈碧綠,水草豐茂,飛鳥競相嬉戲,仿若行走在畫中。沿河而建的濕地公園、廣場,為市民提供了休憩玩耍的場地。閑來無事,三三兩兩的市民總會聚集在這里,近距離感受白河的生態景觀。\u003c/p>\u003cp>白河不僅是一條生態河,更是一條經濟河。南陽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高品位扮靚白河,高標準發展沿河經濟,打造白河生態經濟帶,讓“一河兩岸”成為南陽的“外灘”“陸家嘴”和“網紅打卡地”,把白河兩岸打造成南陽具有競爭力的特色亮點。\u003c/p>\u003cp>扮靚白河是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一個側影。月季大觀園、白河濕地公園、福海等綠地水系工程相繼建成或加快推進,將南陽打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水城、花城、綠城”。“三館一院”落地,醫圣祠文化園、范蠡文化園一張張文化名片正在加速修建,增強南陽文化影響力。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商務中心區、商業綜合體,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現代商貿物流、康養文旅等高端產業,一個宜居、宜業、宜創、宜游、宜樂、宜養的現代化新城逐漸清晰。\u003c/p>\u003cp>拔節生長新跨越,拾級而上再登高。如今,南陽全方位的開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激活了人才、資金、技術等“一池春水”,積蓄城市發展之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出彩河南篇章中奏響最強音符。(穆素平)\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沙靖涵","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2-01-19 10:05:55","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南陽,副中心,白河,高鐵,城市,產業,航運,牧原,月季,航空","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曾經,這座城市因“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而聞名。當下,在艾草飄香、月季爭艷中煥發出新生機。2700多年的建城歷史浩浩蕩蕩,南陽,一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乘著新時代的浪潮,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2021年10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構建“一主兩副”的區域發展新格局。1月6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鄭州開幕,“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繼洛陽之后,南陽也為建設副中心城市按下“加速鍵”。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南陽肩負著更高定位、更大目標、更重的任務,這無異于一場新的“趕考”、新的“長征”。面對新機遇,南陽正在以破繭化蝶之勢全面拉開副中心城市建設。 打造立體高效交通網絡,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自古以來,南陽就是交通要道,更有“南船北馬,百貨總集”的美稱。南陽,位于豫鄂陜三省交界處,地處武漢、鄭州、西安三大都市圈合圍300公里的中心地帶,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過渡地帶,具有建成省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獨特區位優勢。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如今,隨著省副中心城市的明確定位,南陽在“水路、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大手筆投入打造“立體交通”,將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建設副中心城市、新興區域經濟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高鐵方面,2019年鄭萬高鐵鄭襄段開通,南陽正式進入高鐵時代。鄭萬高鐵是濟鄭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河南、湖北、重慶的一條主要客運快速通道。預計今年上半年,鄭萬高鐵全線貫通。屆時,南陽到重慶僅需3個多小時,也將進一步加強南陽與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系,推進南陽更深層次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副中心城市建設筑牢交通基礎。鄭萬高鐵之后,南陽確定修建一條新高鐵“寧西高鐵”,進一步爭取“十南駐阜高鐵”、“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的修建。一條條高鐵的修建,為南陽帶來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促進南陽產業經濟發展。 水運復興,南陽將建設2條航運通道,即唐河航運工程、白河航運工程。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如今,賒店唐白河復航工程項目工地一派繁忙,這條航運將打通南陽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水運通道,令南陽人通江達海的夢想成為現實。 高速方面,“十三五”期間,南陽通車總里程達到794公里,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十四五”期間,南陽將繼續構筑完善發達的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2112交通圈”,實現周邊主要城市“2小時”到達,市域至所有縣區“1小時”到達,相鄰縣區“1小時”到達,市域全部鄉鎮“2小時”覆蓋。 航空方面,南陽姜營機場是河南三大民用機場之一,航線有17條、通航城市達到22個、年旅客吞吐量超百萬。隨著南陽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南陽機場的遷建已經提上日程。在新機場的規劃上,南陽積極爭取建設配套4E級機場和航空產業園區,打造“豫鄂陜航空服務主樞紐”,往國際機場的目標奮斗,同時打造南陽航空樞紐經濟區、南陽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 未來的南陽,高速、鐵路、水運、航空網絡四通八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再現兩漢時“南船北馬、商賈云集、既麗且康”的盛景。 構建先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中心城市“起高峰” 一座城市的核心是產業,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南陽的產業發展也迎來了累累碩果。 2021年,牧原股份的生豬銷量達到4026.3萬頭,銷售收入為750.9億元,繼續穩坐養豬一哥寶座。提起牧原集團,就繞不開南陽。走進南陽內鄉縣,牧原肉食產業綜合體園區的21棟樓房格外吸睛,牧原食品產業城、牧原智慧物流園、牧原農牧裝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為了更好地助力牧原進入世界500強,去年9月份,南陽召開了支持牧原集團發展大會,當好企業“金牌店小二”,為牧原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牧原集團只是南陽支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1年,龍成集團等11家企業進入河南民營企業100強、豫西集團等6家企業進入全省制造業頭雁企業,去年前11個月,南陽37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生產實現增長,其中19個行業的增速超過兩位數......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數字,都是南陽為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努力的鮮明注腳。 面對新形式,南陽深知做強產業是建設副中心城市的關鍵,明確了“工業強市的目標”,聚焦“5+N”千百億產業集群培育計劃,努力打造裝備制造、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物產業、文旅康養5個千億級和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嫁接、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謀篇布局,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努力打造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南陽依托月季、艾草等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拓寬產業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南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目標,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抓實“萬人助萬企”等一系列措施,打好組合拳,切切實實的為企業做好服務,為加快南陽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南陽力爭“十四五末”,實現“6333”的目標,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00億元,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00萬人,經濟實力進入全國地級市50強,建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省副中心城市,對全省經濟發展形成強有力的輻射和推動,使中心城市“起高峰”、縣域經濟“成高原”。 打造白河生態經濟帶,城市更新綻放新顏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一千多年前李白筆下的南陽城迎來新的蝶變。 白河是南陽的母親河,穿城而過,一條碧波與兩岸的高樓交相輝映。站在白河岸邊極目遠眺,河水清澈碧綠,水草豐茂,飛鳥競相嬉戲,仿若行走在畫中。沿河而建的濕地公園、廣場,為市民提供了休憩玩耍的場地。閑來無事,三三兩兩的市民總會聚集在這里,近距離感受白河的生態景觀。 白河不僅是一條生態河,更是一條經濟河。南陽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高品位扮靚白河,高標準發展沿河經濟,打造白河生態經濟帶,讓“一河兩岸”成為南陽的“外灘”“陸家嘴”和“網紅打卡地”,把白河兩岸打造成南陽具有競爭力的特色亮點。 扮靚白河是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一個側影。月季大觀園、白河濕地公園、福海等綠地水系工程相繼建成或加快推進,將南陽打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水城、花城、綠城”。“三館一院”落地,醫圣祠文化園、范蠡文化園一張張文化名片正在加速修建,增強南陽文化影響力。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商務中心區、商業綜合體,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現代商貿物流、康養文旅等高端產業,一個宜居、宜業、宜創、宜游、宜樂、宜養的現代化新城逐漸清晰。 拔節生長新跨越,拾級而上再登高。如今,南陽全方位的開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激活了人才、資金、技術等“一池春水”,積蓄城市發展之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出彩河南篇章中奏響最強音符。(穆素平)鳳鳴|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按下“加速鍵”,譜寫時代新篇章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