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u003c/p>\u003cp>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曾有105位皇帝在此君臨天下。洛陽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u003c/p>\u003cp>1500年前,隋煬帝楊廣將牡丹引入西苑,這是第一朵進入洛陽園林的牡丹,也是觀賞牡丹在洛陽的發軔,從此以后,洛陽出現大量關于牡丹種植的記錄。\u003c/p>\u003cp>到唐朝時,牡丹種植之風鼎盛,周敦頤作《愛蓮說》寫道“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高宗李治曾召群臣宴賞雙頭牡丹;武則天曾下令將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內廷;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賞牡丹時命李白賦詩,以牡丹喻楊貴妃,寫下了千古名作《清平調》辭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由此而來;中唐時,洛陽人劉禹錫寫下《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此時,牡丹被唐人視為“國色”,百花之王的地位由此顯現。\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6/B599F6567F8A2293E5BCA6548EE69F29721D0814_size157_w1080_h810.jpg\" alt=\"圖片來源:洛陽市王城公園\"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片來源:洛陽市王城公園\u003c/p>\u003cp>時至宋朝,“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于世。宋人歐陽修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來稱贊洛陽牡丹。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的洛陽牡丹有一百多個品種,而且有不少名貴品種,其中的“姚黃”、“魏紫”,被譽為牡丹的“王”和“后”,尤為人們所喜愛。\u003c/p>\u003cp>洛陽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有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寓意,洛陽牡丹也是華夏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時值四月,洛陽的牡丹再次盛放,春風搖曳之中,向世人發出春之邀約,共享繁花盛世。\u003c/p>\u003cp>\u003cstrong>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u003c/strong>\u003c/p>\u003cp>自1500年前第一株牡丹在洛陽栽種下之后,洛陽與牡丹便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聯系。\u003c/p>\u003cp>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400多個品種。目前,洛陽已建成市區及周邊、南部山區三個牡丹種植帶。其中,以姚黃、魏紫極為珍貴。\u003c/p>\u003cp>姚黃出自宋代洛陽邙山腳下白司馬坡姚崇家。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中記載“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黃初開時為鵝黃色,盛開時為金黃色,花開高于葉面,光彩耀人,氣味清香,一般呈皇冠型或金環型,開花整齊,花形豐滿,亭亭玉立,所以古人以“花王”譽之。\u003c/p>\u003cp>魏紫則出自五代洛陽魏仁博家,紫紅的花色,花期長、花量大、花朵豐滿。開花期間給人以溫馨熱烈的美感,增添成功、喜慶、富貴、吉祥的感覺,觀賞價值極高,有“花后”的美譽。\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6/C719B68D81E12DAB0ED9F6C762DA433DD7856045_size110_w1080_h720.jpg\" alt=\"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u003c/p>\u003cp>相傳魏紫初面世時,每人得交十數錢才能登舟渡池到養花的地方看一眼,因此,魏家每天可以收到上萬錢。后來魏家破亡,賣掉了園子,魏紫流傳到百姓家,有人數過花瓣說一朵多到七百葉。錢思公此前也曾說過:“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黃真可為王,而魏花乃后也”。\u003c/p>\u003cp>此外,洛陽常見的牡丹品種還包括趙粉、洛陽紅、二喬、御衣黃、酒醉貴妃、青龍臥墨池、白雪塔、豆綠等。花開時節,洛陽城花如海,人如潮,游人們爭先恐后,奔赴一場與牡丹的約會,盡睹倩姿芳容,盡覽天姿國色。\u003c/p>\u003cp>\u003cstrong>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u003c/strong>\u003c/p>\u003cp>洛陽人對牡丹的情感始終如一,深沉厚重。\u003c/p>\u003cp>對于洛陽人而言,春日賞牡丹不僅僅是一項休閑娛樂活動,更是一條傳承千年的文化血脈,其中蘊含的悲歡離合、苦辣酸甜都是洛陽人民勇敢追求富足生活的象征。\u003c/p>\u003cp>2017年,洛陽與深圳華大基因聯合宣布,在世界范圍內首次破譯牡丹基因組,自此,“牡丹源自洛陽”便有了基因證明。\u003c/p>\u003cp>在中國,與花香結緣的城市是洛陽,以一座城來詮釋的花是牡丹。洛陽與牡丹相遇在歷史舞臺,在歲月靜好中融為一體,城市的文化名片由此產生。\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6/EC5514DBADB0A6AD8CBB340E82E2C6AB28746C0D_size230_w1080_h810.jpg\" alt=\"圖片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片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u003c/p>\u003cp>萬物皆靈動,春光無限好。進入4月,洛陽滿城花香,牡丹的芳姿惹人沉醉。在洛陽,公園、景區、廣場甚至是在路邊、街道、立交橋上,到處都能看到牡丹花的身影。洛陽被牡丹包圍著,牡丹點綴著洛陽的春日美好。\u003c/p>\u003cp>周恩來總理曾在洛陽說過,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u003c/p>\u003cp>1982年9月,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牡丹定為洛陽的“市花”,并決定每年4月15-25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2008年,洛陽牡丹花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國務院、國家文化部正式批準將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國家級節會,并更名為“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u003c/p>\u003cp>如今,這場國家級節會已經舉辦至第39屆。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第4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推遲至明年舉辦。為完善賞花惠民政策,4月6日起,“云賞牡丹”活動在線上已經開啟。\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6/AB75CAA2A58BEEFE670236D6954AC46D3E959BD0_size164_w876_h1897.jpg\" alt=\"鳳鳴|花開滿城,誰與洛陽牡丹爭國色?\" />\u003c/p>\u003cp>最美人間四月天,隋唐洛陽城內,牡丹的早花品種已漸次開放,4月6日至5月5日,十三朝古都洛陽邀您云賞國色牡丹,共享最美人間四月天!莫負春日美景,享受“云”游樂趣,云賞牡丹,收獲一份愉悅心情。(沙靖涵)\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沙靖涵","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2-04-11 11:18:04","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牡丹,洛陽,洛陽牡丹,國色,品種,時節,天下,花朵,世人,魏紫","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鳳鳴|花開滿城,誰與洛陽牡丹爭國色?
    河南
    河南 > 要聞 > 正文

    鳳鳴|花開滿城,誰與洛陽牡丹爭國色?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四月,正是牡丹花開的時節。

    四月的洛陽,花意漸濃,爭奇斗艷,目光所及,皆是生命的色彩;清風暖陽,流云飄逸,嗅之所及,皆是淡淡的花香;生機盎然,清波蕩漾,觸之所及,皆是自然的饋贈;春日融融,花香陣陣,行之所及,皆是春日的浪漫。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則是中國牡丹的重要發源地。提起牡丹,世人都會想到洛陽,如今,牡丹已經成為了洛陽的一張“名片”。

    牡丹是中國名花之一,花朵碩大,花容端麗,雍容華貴,超逸群卉,素有“百花之王”的稱號。牡丹的根皮在中藥中叫丹皮,是具有清熱化瘀功效的良藥。如今,牡丹在中國已經有1500年的栽培歷史,而洛陽便是這1500年歷史的載體。

    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

    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曾有105位皇帝在此君臨天下。洛陽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1500年前,隋煬帝楊廣將牡丹引入西苑,這是第一朵進入洛陽園林的牡丹,也是觀賞牡丹在洛陽的發軔,從此以后,洛陽出現大量關于牡丹種植的記錄。

    到唐朝時,牡丹種植之風鼎盛,周敦頤作《愛蓮說》寫道“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高宗李治曾召群臣宴賞雙頭牡丹;武則天曾下令將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內廷;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賞牡丹時命李白賦詩,以牡丹喻楊貴妃,寫下了千古名作《清平調》辭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由此而來;中唐時,洛陽人劉禹錫寫下《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此時,牡丹被唐人視為“國色”,百花之王的地位由此顯現。

    圖片來源:洛陽市王城公園

    圖片來源:洛陽市王城公園

    時至宋朝,“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于世。宋人歐陽修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來稱贊洛陽牡丹。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的洛陽牡丹有一百多個品種,而且有不少名貴品種,其中的“姚黃”、“魏紫”,被譽為牡丹的“王”和“后”,尤為人們所喜愛。

    洛陽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有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寓意,洛陽牡丹也是華夏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時值四月,洛陽的牡丹再次盛放,春風搖曳之中,向世人發出春之邀約,共享繁花盛世。

    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

    自1500年前第一株牡丹在洛陽栽種下之后,洛陽與牡丹便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聯系。

    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400多個品種。目前,洛陽已建成市區及周邊、南部山區三個牡丹種植帶。其中,以姚黃、魏紫極為珍貴。

    姚黃出自宋代洛陽邙山腳下白司馬坡姚崇家。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中記載“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黃初開時為鵝黃色,盛開時為金黃色,花開高于葉面,光彩耀人,氣味清香,一般呈皇冠型或金環型,開花整齊,花形豐滿,亭亭玉立,所以古人以“花王”譽之。

    魏紫則出自五代洛陽魏仁博家,紫紅的花色,花期長、花量大、花朵豐滿。開花期間給人以溫馨熱烈的美感,增添成功、喜慶、富貴、吉祥的感覺,觀賞價值極高,有“花后”的美譽。

    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

    圖片來源:隋唐洛陽城

    相傳魏紫初面世時,每人得交十數錢才能登舟渡池到養花的地方看一眼,因此,魏家每天可以收到上萬錢。后來魏家破亡,賣掉了園子,魏紫流傳到百姓家,有人數過花瓣說一朵多到七百葉。錢思公此前也曾說過:“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黃真可為王,而魏花乃后也”。

    此外,洛陽常見的牡丹品種還包括趙粉、洛陽紅、二喬、御衣黃、酒醉貴妃、青龍臥墨池、白雪塔、豆綠等。花開時節,洛陽城花如海,人如潮,游人們爭先恐后,奔赴一場與牡丹的約會,盡睹倩姿芳容,盡覽天姿國色。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洛陽人對牡丹的情感始終如一,深沉厚重。

    對于洛陽人而言,春日賞牡丹不僅僅是一項休閑娛樂活動,更是一條傳承千年的文化血脈,其中蘊含的悲歡離合、苦辣酸甜都是洛陽人民勇敢追求富足生活的象征。

    2017年,洛陽與深圳華大基因聯合宣布,在世界范圍內首次破譯牡丹基因組,自此,“牡丹源自洛陽”便有了基因證明。

    在中國,與花香結緣的城市是洛陽,以一座城來詮釋的花是牡丹。洛陽與牡丹相遇在歷史舞臺,在歲月靜好中融為一體,城市的文化名片由此產生。

    圖片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圖片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萬物皆靈動,春光無限好。進入4月,洛陽滿城花香,牡丹的芳姿惹人沉醉。在洛陽,公園、景區、廣場甚至是在路邊、街道、立交橋上,到處都能看到牡丹花的身影。洛陽被牡丹包圍著,牡丹點綴著洛陽的春日美好。

    周恩來總理曾在洛陽說過,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

    1982年9月,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牡丹定為洛陽的“市花”,并決定每年4月15-25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2008年,洛陽牡丹花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國務院、國家文化部正式批準將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國家級節會,并更名為“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

    如今,這場國家級節會已經舉辦至第39屆。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第4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推遲至明年舉辦。為完善賞花惠民政策,4月6日起,“云賞牡丹”活動在線上已經開啟。

    鳳鳴|花開滿城,誰與洛陽牡丹爭國色?

    最美人間四月天,隋唐洛陽城內,牡丹的早花品種已漸次開放,4月6日至5月5日,十三朝古都洛陽邀您云賞國色牡丹,共享最美人間四月天!莫負春日美景,享受“云”游樂趣,云賞牡丹,收獲一份愉悅心情。(沙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