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作為歷史文化資源大市,南陽有著豐富的文物資源,從南召猿人到黃山遺址,從新舊石器到遠古天文臺再到明清的晨鐘暮鼓,在出土文物的不斷增加中,為中華文明探源提供著南陽密碼。\u003c/p>\u003cp>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四圣”文化、三國文化、楚漢文化交相輝映,張衡、張仲景、范蠡、諸葛亮圣賢輩出,中醫祖庭醫圣祠、諸葛躬耕地臥龍崗、社旗山陜會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坐標名片閃耀。\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5E466D44C7F8A5F23001506CE9D6028DF56526A4_size1248_w1600_h1066.jpg\" alt=\"\" />\u003c/p>\u003cp>文化,成為了南陽的氣質所在,靈魂所系,也是南陽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讓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最靚底色?\u003c/p>\u003cp>南陽給出了答案。當下,南陽正全面推動時代文化繁榮興盛新藍圖,突出龍頭帶動引領,臥龍崗文化園、醫圣祠文化園等在建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對南陽漢畫館、張衡博物館、市博物館等進行提質升級,打造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文旅項目體系,助力南陽高質量發展跨越。突出“一水帶山水,一圣帶四圣”品牌,擦亮“南水北調源起南陽”品牌,建設南水北調沿渠千里文化長廊和南水北調公園,吸引游客探源渠首,近距離感受南水北調精神。打造“康養伏牛仲景南陽”品牌,講好仲景故事特別是中醫傳承故事,全面展現南陽中醫藥文化傳承保護上的成績,推動形成“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到南陽”的良好氛圍。\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7DF7CF4574CE7958064377D48B8039B84446E555_size1060_w1600_h1066.jpg\" alt=\"\" />\u003c/p>\u003cp>在南陽,處處能感受到文旅融合的強勁脈動。2021年,南陽市充分挖掘整合文旅資源,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優化升級景區服務,持續提升文旅品牌影響力,努力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交出了一張優異的答卷——全年接待游客7371.07萬人,實現收入318.76億元,與往年相比分別增長57%、40%。\u003c/p>\u003cp>\u003cstrong>做好融合文章,文旅和康養實現“雙向奔赴”\u003c/strong>\u003c/p>\u003cp>近年來,隨著健康需求和旅游觀念升級,“康養+旅游”成為后疫情時代探索旅游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文旅康養成為旅游市場的新風向。\u003c/p>\u003cp>2021年6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公布,規劃提出豐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創新旅游產品體系,優化旅游產品結構,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u003c/p>\u003cp>《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我國文旅康養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游強國水平。\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D488D2100311A496EF7ADA1D1E657E1A334565E0_size1132_w1600_h1066.jpg\" alt=\"\" />\u003c/p>\u003cp>南陽市發展康養旅游的條件得天獨厚,擁有伏牛山生態保護區、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區、仲景中醫藥養生以及溫泉等資源。南陽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開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行動,積極推動南陽康養旅游提質增效。\u003c/p>\u003cp>為了用好仲景、中醫、中藥產業優勢,培育休閑+中醫+中藥的康養模式,南陽利用五朵山、寶天曼、老界嶺、鴨河等山區和近水地區的資源優勢,按照查、醫、護、藥、療、健六個環節,因人施策,建立規范的中醫藥康養旅游標準。\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CE9EF6D7B92943C5131F9E62D48C5BFBFF93B7B0_size994_w1600_h1067.jpg\" alt=\"\" />\u003c/p>\u003cp>仲景路溫涼河畔,醫圣祠文化園建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這座以“漢風漢韻”為基調的建筑,在細節上還原明清時期醫圣祠的歷史文化記憶,象征著中醫藥文化高地新地標拔地而起。\u003c/p>\u003cp>作為醫圣張仲景故里和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南陽搶抓國家大力發展健康產業的戰略機遇以醫圣祠文化園建設為龍頭,以仲景文化為引領,努力把醫圣祠文化園打造成南陽市的文化地標,推動仲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仲景文化迸發出新時代能量。\u003c/p>\u003cp>厚植中醫藥文化優勢,南陽還推出康養文創產品,將中醫治未病理念、中醫藥養生保健、中醫藥特色康復融入中醫藥康養旅游全過程,打造一批以避暑度假養生、生態文化體驗、休閑觀光度假、特色醫療養生保健為特色的康養旅游基地。\u003c/p>\u003cp>聚焦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南陽正以務實之策,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凝聚磅礴力量。\u003c/p>\u003cp>\u003cstrong>突出生態資源,錨定生態文化旅游高地\u003c/strong>\u003c/p>\u003cp>綠水青山出“顏值”,金山銀山有價值。\u003c/p>\u003cp>晨曦下的南陽,綠水繞方田,碧波蕩漾;河岸樹木郁郁蔥蔥,青翠欲滴;空氣清新甜潤,心曠神怡。南陽獨一無二的生態,成為向世界展示的“青綠”代表色。\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F0AB5EE5882FFF4024BC790971C233D626A067AC_size1236_w1600_h907.jpg\" alt=\"\" />\u003c/p>\u003cp>去年10月,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調研生態文化旅游工作時強調,充分發揮南陽生態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堅持規劃引領,注重融合發展,突出南陽特色,構建康養度假、旅游觀光、文化創意、生態宜居等諸多元素疊加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為綠色崛起美麗富民、走好高質量跨越發展之路作出積極貢獻。\u003c/p>\u003cp>朱是西指出,要以高起點、高品位進行全域旅游規劃設計,切實把南陽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挖掘好、利用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把旅游景點串點成線,推動文旅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注重招大引強,市級國有功能類投資公司參與,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打造具有引領性的文旅融合項目,進一步提升我市文旅產業的創意、策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水平。拉長業態鏈條,全面拓展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空間,促進旅游與農業、休閑、體育、康養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具有南陽特色的發展之路。\u003c/p>\u003cp>近年來,圍繞“生態文化旅游”發展,南陽全面做好山水田園城市這篇大文章,旅游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旅游服務的逐步提升、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都讓南陽這座城市煥發出新魅力,南陽旅游閃耀新光彩。\u003c/p>\u003cp>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南陽圍繞助力省副中心城市建設,錨定打造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國健康養生之都的關鍵之年,也是南陽深入實施“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推動文旅康養產業成支柱的起始之年。\u003c/p>\u003cp>追問、思考、探索從未停止。瞄準綠色二字,南陽正以山水為骨、文化為魂,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之路,在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奮力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精彩蝶變”。(陳欣欣)\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2-07-16 10:55:32","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南陽,文化旅游,中醫,生態,副中心,仲景,文旅,文化,中醫藥,南陽市","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鳳鳴|綠色優先、生態立市、文化點睛,千年南陽逐夢副中心
    河南
    河南 > 原創 > 鳳鳴 > 正文

    鳳鳴|綠色優先、生態立市、文化點睛,千年南陽逐夢副中心

    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

    流連伏牛丹水的翠碧綿延、聆聽前朝戰場的嗚咽劍鳴、徜徉文人騷客揮墨灑下的詩情、感受賢人圣者的高世之智、觸摸楚風漢韻獨特的文化脈絡.....置身此地,定會被這座散發著生態山水與歷史人文獨特魅力的城市所折服。

    作為豫南大地的一顆明珠,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賦予了這片土地無上榮光,為南陽增添無限魅力的同時,也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助力一座崛起之城奔向更好的“詩與遠方”。

    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南陽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戰略和市委“五+N”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要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推動南陽出圈出彩,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游發展有魅力,為建設現代化省副中心城市提供文旅支撐。

    立足文化特質,豐厚人文沁潤城市肌理

    南陽之美,不止山水。

    如果把南陽比作一本書,封面是山水,內里則是文化。當宜人之景碰上詩意的歷史文化,不僅裝點著游人的記憶空間,也讓旅游活力競相迸發。

    張衡路、仲景路、范蠡路、孔明大道、躬耕路、武侯路、百里奚路.....漫步南陽街頭,從細微之處便能透視整座城市的歷史人文底蘊。南陽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條街道,無不彰顯著特有的文化元素,蘊含著城市的生命與性格,歷史與記憶,底蘊和氣度。

    作為歷史文化資源大市,南陽有著豐富的文物資源,從南召猿人到黃山遺址,從新舊石器到遠古天文臺再到明清的晨鐘暮鼓,在出土文物的不斷增加中,為中華文明探源提供著南陽密碼。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四圣”文化、三國文化、楚漢文化交相輝映,張衡、張仲景、范蠡、諸葛亮圣賢輩出,中醫祖庭醫圣祠、諸葛躬耕地臥龍崗、社旗山陜會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坐標名片閃耀。

    文化,成為了南陽的氣質所在,靈魂所系,也是南陽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讓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最靚底色?

    南陽給出了答案。當下,南陽正全面推動時代文化繁榮興盛新藍圖,突出龍頭帶動引領,臥龍崗文化園、醫圣祠文化園等在建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對南陽漢畫館、張衡博物館、市博物館等進行提質升級,打造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文旅項目體系,助力南陽高質量發展跨越。突出“一水帶山水,一圣帶四圣”品牌,擦亮“南水北調源起南陽”品牌,建設南水北調沿渠千里文化長廊和南水北調公園,吸引游客探源渠首,近距離感受南水北調精神。打造“康養伏牛仲景南陽”品牌,講好仲景故事特別是中醫傳承故事,全面展現南陽中醫藥文化傳承保護上的成績,推動形成“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到南陽”的良好氛圍。

    在南陽,處處能感受到文旅融合的強勁脈動。2021年,南陽市充分挖掘整合文旅資源,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優化升級景區服務,持續提升文旅品牌影響力,努力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交出了一張優異的答卷——全年接待游客7371.07萬人,實現收入318.76億元,與往年相比分別增長57%、40%。

    做好融合文章,文旅和康養實現“雙向奔赴”

    近年來,隨著健康需求和旅游觀念升級,“康養+旅游”成為后疫情時代探索旅游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文旅康養成為旅游市場的新風向。

    2021年6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公布,規劃提出豐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創新旅游產品體系,優化旅游產品結構,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我國文旅康養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游強國水平。

    南陽市發展康養旅游的條件得天獨厚,擁有伏牛山生態保護區、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區、仲景中醫藥養生以及溫泉等資源。南陽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開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行動,積極推動南陽康養旅游提質增效。

    為了用好仲景、中醫、中藥產業優勢,培育休閑+中醫+中藥的康養模式,南陽利用五朵山、寶天曼、老界嶺、鴨河等山區和近水地區的資源優勢,按照查、醫、護、藥、療、健六個環節,因人施策,建立規范的中醫藥康養旅游標準。

    仲景路溫涼河畔,醫圣祠文化園建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這座以“漢風漢韻”為基調的建筑,在細節上還原明清時期醫圣祠的歷史文化記憶,象征著中醫藥文化高地新地標拔地而起。

    作為醫圣張仲景故里和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南陽搶抓國家大力發展健康產業的戰略機遇以醫圣祠文化園建設為龍頭,以仲景文化為引領,努力把醫圣祠文化園打造成南陽市的文化地標,推動仲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仲景文化迸發出新時代能量。

    厚植中醫藥文化優勢,南陽還推出康養文創產品,將中醫治未病理念、中醫藥養生保健、中醫藥特色康復融入中醫藥康養旅游全過程,打造一批以避暑度假養生、生態文化體驗、休閑觀光度假、特色醫療養生保健為特色的康養旅游基地。

    聚焦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南陽正以務實之策,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凝聚磅礴力量。

    突出生態資源,錨定生態文化旅游高地

    綠水青山出“顏值”,金山銀山有價值。

    晨曦下的南陽,綠水繞方田,碧波蕩漾;河岸樹木郁郁蔥蔥,青翠欲滴;空氣清新甜潤,心曠神怡。南陽獨一無二的生態,成為向世界展示的“青綠”代表色。

    去年10月,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調研生態文化旅游工作時強調,充分發揮南陽生態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堅持規劃引領,注重融合發展,突出南陽特色,構建康養度假、旅游觀光、文化創意、生態宜居等諸多元素疊加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為綠色崛起美麗富民、走好高質量跨越發展之路作出積極貢獻。

    朱是西指出,要以高起點、高品位進行全域旅游規劃設計,切實把南陽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挖掘好、利用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把旅游景點串點成線,推動文旅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注重招大引強,市級國有功能類投資公司參與,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打造具有引領性的文旅融合項目,進一步提升我市文旅產業的創意、策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水平。拉長業態鏈條,全面拓展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空間,促進旅游與農業、休閑、體育、康養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具有南陽特色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圍繞“生態文化旅游”發展,南陽全面做好山水田園城市這篇大文章,旅游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旅游服務的逐步提升、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都讓南陽這座城市煥發出新魅力,南陽旅游閃耀新光彩。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南陽圍繞助力省副中心城市建設,錨定打造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國健康養生之都的關鍵之年,也是南陽深入實施“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推動文旅康養產業成支柱的起始之年。

    追問、思考、探索從未停止。瞄準綠色二字,南陽正以山水為骨、文化為魂,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之路,在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奮力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精彩蝶變”。(陳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