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9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鶴壁專場\u003c/p>\u003cp>\u003cstrong>主動求變,推動城市經濟能級躍升\u003c/strong>\u003c/p>\u003cp>作為以煤建市的資源型城市,“主動求變、轉型升級”很早便已成為鶴壁市未雨綢繆的一大課題。\u003c/p>\u003cp>特別是近年來,鶴壁以創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為抓手,聚焦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構建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四優三新”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富有特色、充滿活力、示范顯著的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之路。\u003c/p>\u003cp>通過破冰布局星鏈網、區塊鏈、元宇宙等未來產業,京東、華為、360、龍芯中科、航天宏圖等29家頭部企業相繼落地。\u003c/p>\u003cp>數字化高效推動電子電器、現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綠色食品、鎂基新材料等4個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生物技術、現代物流等3個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u003c/p>\u003cp>2021年,鶴壁全市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2%,增幅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到47.7%,增幅居全省前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u003c/p>\u003cp>值得一提的是,繼2018年獲國務院表彰后,今年鶴壁市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大,支持傳統產業改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成效突出,再獲國務院表揚激勵。\u003c/p>\u003cp>目前,鶴壁煤炭產業增加值比重由17.1%下降到6.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由23.5%提高到53.6%,第三產業占比由18%提高到35.3%。\u003c/p>\u003cp>數據背后,折射出的是鶴壁產業轉型在新舊之間的成功轉換,而正是牢牢抓住產業變革機遇,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為引領,鶴壁得以在優勢產業升級改造中實現彎道超車,以新興產業培育實現換道領跑。\u003c/p>\u003cp>\u003cstrong>綱舉目張,打造“科創中國”鶴壁樣板\u003c/strong>\u003c/p>\u003cp>于鶴壁而言,發展不僅拼速度,更拼創新生態。\u003c/p>\u003cp>在煤炭“退”同時,想要走好產業前進的步伐,創新必不可少。\u003c/p>\u003cp>鶴壁選擇以智取勝,依靠科技創新沖出重圍,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集聚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生態,努力打造“科創中國”鶴壁樣板。\u003c/p>\u003cp>據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介紹,按照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的理念,鶴壁規劃建設53平方公里的鶴壁科創新城,探索“研究院+公司+園區”賦能產業模式,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著力建設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地、新興產業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和新城市社區展示地,打造鶴壁科技創新新高地。\u003c/p>\u003cp>目前,鶴壁科創新城建設全面提速,科創新城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節生長:\u003c/p>\u003cp>科創新城“七縱十橫”路網架構已經貫通,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大中小學校、高端醫療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大頭落地,鶴壁智慧島即將命名授牌,“5+2”產業園、中原光谷、京恒智能制造產業園等27個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已入駐高新技術企業24家、科技研發機構5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5家。\u003c/p>\u003cp>河南省科學院鶴壁分院掛牌成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增至11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0家,開展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57.4%,省光子集成中試基地、汽車電子電器研究院落戶鶴壁,河南密碼產業研究院、河南衛星產業研究院、省高性能尼龍纖維中試基地等加快建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達到28%,科技創新實力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獲評“科創中國”試點城市。\u003c/p>\u003cp>通過扎實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效工程、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等,鶴壁市建立“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養機制,4家企業被評為省“瞪羚”企業、數量全省第五,12家企業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達到238家,開展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57.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5%,高于規上工業增速10.6個百分點。\u003c/p>\u003cp>正是因為堅持“自主”與“開放”雙輪驅動,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提升突破行動,鶴壁市積極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使“關鍵變量”變成“發展增量”,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u003c/p>\u003cp>\u003cstrong>振翅高飛,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u003c/strong>\u003c/p>\u003cp>從2012年到2022年,鶴城換新天。\u003c/p>\u003cp>在歷史的長河中,10年或許是白駒過隙,卻讓“鶴壁之路”愈發璀璨。\u003c/p>\u003cp>十年來,鶴壁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實現了翻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2年的2.1倍。與此同時,鶴壁榮獲全國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等91張“國字號”名片。\u003c/p>\u003cp>2018年12月,鶴壁市委九屆七次全會作出了推進“兩個高質量”建設的戰略決策,拉開了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大幕。\u003c/p>\u003cp>2022年7月22日,中國共產黨鶴壁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動員全市上下聚焦聚力、乘勢而上,加快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續寫高質量富美鶴城更加出彩絢麗篇章。\u003c/p>\u003cp>2022年9月19日,河南省委常委會研究通過《關于支持鶴壁市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意見》,這是繼2019年省出臺《關于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之后,省級層面再次為鶴壁量身定制支持文件,一幅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宏圖于淇水之畔織就。\u003c/p>\u003cp>馬富國表示,我們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打造高質量黨建試點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構想,積極推進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等“五區”創建,走出了一條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特色化、差異化高質量發展之路。\u003c/p>\u003cp>聚焦聚力、乘勢而上。如今的鶴壁,淇水蜿蜒流淌,兩岸綠蔭幽草、絳柳泛翠,創新之火從這里燎原,在創新與堅守的輝映中,一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拔地而起,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振翅高飛、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作者:陳欣欣)\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2-09-29 16:57:07","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鶴壁,高質量,鶴壁市,產業,全省,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一座城市實現跨越蝶變的背后,大多會經歷涅槃的過程。 鶴壁,中原經濟圈的關鍵一員,也是河南產業轉型實現跨越發展的典范之市,從“因煤而興”發展電力、建材、化工等產業,到以數字經濟引領轉型發展,近年來,鶴壁市綜合施策,砥礪前行,在轉型發展中跨越奮進,中心城區歷經三次南遷,產業格局由“一煤獨大”轉變為“多業并舉”,偏僻煤城發展成為現代綠城,一幅“產業昂首屹立、生態綠染全域”的富美鶴城新圖景在淇水之畔熠熠生輝。 9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鶴壁專場 主動求變,推動城市經濟能級躍升 作為以煤建市的資源型城市,“主動求變、轉型升級”很早便已成為鶴壁市未雨綢繆的一大課題。 特別是近年來,鶴壁以創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為抓手,聚焦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構建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四優三新”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富有特色、充滿活力、示范顯著的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之路。 通過破冰布局星鏈網、區塊鏈、元宇宙等未來產業,京東、華為、360、龍芯中科、航天宏圖等29家頭部企業相繼落地。 數字化高效推動電子電器、現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綠色食品、鎂基新材料等4個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生物技術、現代物流等3個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 2021年,鶴壁全市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2%,增幅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到47.7%,增幅居全省前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繼2018年獲國務院表彰后,今年鶴壁市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大,支持傳統產業改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成效突出,再獲國務院表揚激勵。 目前,鶴壁煤炭產業增加值比重由17.1%下降到6.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由23.5%提高到53.6%,第三產業占比由18%提高到35.3%。 數據背后,折射出的是鶴壁產業轉型在新舊之間的成功轉換,而正是牢牢抓住產業變革機遇,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為引領,鶴壁得以在優勢產業升級改造中實現彎道超車,以新興產業培育實現換道領跑。 綱舉目張,打造“科創中國”鶴壁樣板 于鶴壁而言,發展不僅拼速度,更拼創新生態。 在煤炭“退”同時,想要走好產業前進的步伐,創新必不可少。 鶴壁選擇以智取勝,依靠科技創新沖出重圍,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集聚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生態,努力打造“科創中國”鶴壁樣板。 據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介紹,按照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的理念,鶴壁規劃建設53平方公里的鶴壁科創新城,探索“研究院+公司+園區”賦能產業模式,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著力建設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地、新興產業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和新城市社區展示地,打造鶴壁科技創新新高地。 目前,鶴壁科創新城建設全面提速,科創新城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節生長: 科創新城“七縱十橫”路網架構已經貫通,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大中小學校、高端醫療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大頭落地,鶴壁智慧島即將命名授牌,“5+2”產業園、中原光谷、京恒智能制造產業園等27個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已入駐高新技術企業24家、科技研發機構5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5家。 河南省科學院鶴壁分院掛牌成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增至11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0家,開展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57.4%,省光子集成中試基地、汽車電子電器研究院落戶鶴壁,河南密碼產業研究院、河南衛星產業研究院、省高性能尼龍纖維中試基地等加快建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達到28%,科技創新實力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獲評“科創中國”試點城市。 通過扎實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效工程、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等,鶴壁市建立“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養機制,4家企業被評為省“瞪羚”企業、數量全省第五,12家企業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達到238家,開展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57.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5%,高于規上工業增速10.6個百分點。 正是因為堅持“自主”與“開放”雙輪驅動,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提升突破行動,鶴壁市積極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使“關鍵變量”變成“發展增量”,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振翅高飛,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 從2012年到2022年,鶴城換新天。 在歷史的長河中,10年或許是白駒過隙,卻讓“鶴壁之路”愈發璀璨。 十年來,鶴壁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實現了翻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2年的2.1倍。與此同時,鶴壁榮獲全國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等91張“國字號”名片。 2018年12月,鶴壁市委九屆七次全會作出了推進“兩個高質量”建設的戰略決策,拉開了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大幕。 2022年7月22日,中國共產黨鶴壁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動員全市上下聚焦聚力、乘勢而上,加快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續寫高質量富美鶴城更加出彩絢麗篇章。 2022年9月19日,河南省委常委會研究通過《關于支持鶴壁市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意見》,這是繼2019年省出臺《關于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之后,省級層面再次為鶴壁量身定制支持文件,一幅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宏圖于淇水之畔織就。 馬富國表示,我們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打造高質量黨建試點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構想,積極推進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等“五區”創建,走出了一條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特色化、差異化高質量發展之路。 聚焦聚力、乘勢而上。如今的鶴壁,淇水蜿蜒流淌,兩岸綠蔭幽草、絳柳泛翠,創新之火從這里燎原,在創新與堅守的輝映中,一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拔地而起,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振翅高飛、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作者:陳欣欣)鳳鳴|從“一煤獨大”到“多業并舉”,高質量“富美鶴城”振翅高飛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