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 > 地市 > 信陽 > 正文

守牢底線任務 助力鄉村振興扛旗 訪信陽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涂衛民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到“助力鄉村振興扛旗”,近年來信陽是如何探索和實踐的?今年信陽市又是如何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關工作?記者就此專訪了信陽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涂衛民。

持續幫扶不停步 振興路上成色足

涂衛民認為,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記“兩個更好”囑托,嚴格落實市委“1335”工作布局,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擺在突出位置,圍繞鄉村振興扛旗,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拓展。在累計識別納入監測對象中,44.63%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其余均落實了幫扶措施。新縣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獲評A類等次,獎補資金800萬元,去年9月,全國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業務培訓會在新縣召開,對新縣的成功經驗給予了高度肯定。

二是堅持動態監測幫扶,守牢了底線任務。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常態化排查的基礎上,全市共開展2輪集中排查工作,進一步澄清監測對象底數,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監測對象戶均享受政策4.71個。

三是抓好產業就業幫扶,增加了群眾收入。全年用于產業發展銜接資金16.1億元,占比64.03%。全市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外出務工就業33.42萬人,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6.22萬人,實現了應就業盡就業。2022年,全市脫貧戶人均純收入15769.08元,同比增長9.77%,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2545.87元,同比增長12.47%,實現了“兩高于一持續”的目標。

鞏固拓展守底線 銜接鄉村振興譜新篇

涂衛民說,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底線任務進行強調部署。市委書記蔡松濤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抓好幫扶政策銜接,強化監測幫扶預警機制,第一時間消除返貧致貧風險。要實行分類管理,做實精準幫扶文章。要拓寬增收渠道,用發展的辦法讓脫貧成果更加穩固、更可持續。要持續強化幫扶,完善督查考核機制,凝聚工作合力。

“2023年,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工作部署,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持續抓緊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各項工作,努力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涂衛民如是表態。

一是抓牢防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兩個環節,守牢底線任務。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堅持常態化排查與集中排查相結合,通過個人申報、干部走訪、部門篩查預警3個渠道開展常態化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結合實際制作政策“明白紙”,推行“一碼通”,努力讓所有農戶都了解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政策。落實精準幫扶,對新納入的監測戶明確一名公職人員為幫扶責任人,針對風險制定幫扶措施,開展“一對一”有效幫扶。對未消除返貧致貧風險的監測戶,持續落實好幫扶措施。對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的監測戶,按程序標注風險消除,繼續做好監測工作。根據國家鄉村振興局工作安排,2023年第二季度將在全市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及時解決因疫情影響、自然災害、嚴重疾病等引發的返貧致貧風險隱患。

二是抓實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促進脫貧群眾增收。支持產業發展。確保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60%,做好“土特產”文章,支持優質稻米、弱筋小麥、茶葉、油茶、畜禽、水產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探索建立“以獎代補”“以效定補”等激勵機制,充分激發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引導各地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年底前每個脫貧縣至少打造5個高質量庭院經濟示范村(社區),每個示范村至少發展10個示范戶。健全聯農帶農富農機制。探索產業幫扶“雙綁”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脫貧戶之間的雙邊定責、雙向履約、雙方綁定,通過訂單生產、產品代銷、務工就業、生產托管、資產租賃、保護價收購等多種方式讓脫貧群眾融入龍頭企業產業鏈,實現穩定增收。全力保障穩崗就業。2023年確保全市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不低于33萬人,持續拓展就業空間和就業渠道,進一步加強就業穩崗幫扶力度。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積極引導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入讀職業院校,提升技能素質,幫助雨露計劃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結合“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對脫貧家庭勞動力,開展生產經營技能培訓,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

三是推動銜接政策落實,兜牢民生保障。抓好“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政策落實。持續鞏固提升教育保障成果、醫療保障成果、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對薄弱地區加強監測,及時排查,動態清零。抓好兜底保障。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持續開展低保邊緣人口和支出型困難人口排查。抓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深入開展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專項行動和搬遷群眾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涂衛民最后表示,2023年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將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政策力度不減,深化定點幫扶、駐村幫扶、“萬企興萬村”等幫扶機制,形成防止返貧工作合力,發揮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指揮棒”作用,壓緊壓實各級責任,推動信陽市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各項工作“干在實處、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