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病區結算這個服務好,兩分鐘就能辦好出院,也不用在醫院里來回跑了,方便很多。”4月9日上午,一位在病區護士站結算出院的患者連聲贊嘆。護士站一站式辦理出院結算手續,是鞏義市人民醫院“看病不求人,就診更舒心”百日活動中的舉措之一,病人或家屬只需要帶上手機到護士站就能完成出院結算全部手續。\u003c/p>\u003cp>\u003cstrong>便民措施\u003c/strong>\u003cstrong>落地生根,民生情懷直抵人心\u003c/strong>\u003c/p>\u003cp>民生之大,醫療為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今年2月份,鞏義市總醫院在院內各個醫療機構組織開展了“看病不求人,就診更舒心”改善醫療服務百日活動。\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3B57EFF80FFF842CE43444B1DEF1D75E2D36528C_size252_w900_h600.jpg\" alt=\"鳳鳴|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鞏義市總醫院讓群眾有“醫”靠\" />\u003c/p>\u003cp>活動緊扣群眾就醫的每一個環節,讓患者掛號少排隊、候診少等待、檢查少跑腿、取藥少麻煩,實現“找專家不求人、檢查不求人、住院不求人”。\u003c/p>\u003cp>目前,鞏義市人民醫院、公立中醫院已全部實現網上預約掛號,專家號源網上開放比例達到100%,預約診療、預約檢查時段精確到半小時之內。與此同時,“一次掛號管三天”,患者當日就診后,3日內在同一院區、不限專業、一次掛號、就診復診均免掛號費。\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D47B7948730E60771AF27B3424E3D3A5C78D9114_size141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對獨自就診的老年人而言,走進醫院往往就像進了迷宮一樣找不到方向。針對這一痛點,鞏義市人民醫院還推出了“陪診”服務,只要病人或家屬提前在公眾號上預約該服務,醫院延續護理中心會打電話給需要陪診的患者,確認問診時間和患者詳情,并到相應診區等候患者的到來,幫助到院患者辦理預約掛號、就診、繳費、取藥、陪檢、治療、住院等。\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6C5316FEE9B985BA05A3437F1CDB0EE88AE3685B_size101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此外,鞏義市總醫院還開展了“會診轉診一站式服務”“門診患者醫技檢查24小時內完成”“暖心食堂24小時不打烊”等服務,優化就診流程、完善便民措施、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醫療服務需求。\u003c/p>\u003cp>就醫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惠民政策、便民服務,往往越著眼于小事、著眼于細處,越能溫暖人心。“鞏醫”人深知,保障和改善就醫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u003c/p>\u003cp>為持續深入推進“看病不求人 就診更舒心”活動,鞏義市總醫院還面向市民網友征集改善醫療服務的“金點子”,召開專項會議進行自我查擺和整改,真正站在患者角度思考,聽患者所聽、視患者所視、感患者所感,聚焦市民就醫的熱點、難點、痛點持續發力、精準發力,提升市民看病就醫的滿意度。\u003c/p>\u003cp>\u003cstrong>夯實基層\u003c/strong>\u003cstrong>醫療水平,“\u003c/strong>\u003cstrong>病人跑\u003c/strong>\u003cstrong>”\u003c/strong>\u003cstrong>變為\u003c/strong>\u003cstrong>“\u003c/strong>\u003cstrong>醫生跑\u003c/strong>\u003cstrong>”\u003c/strong>\u003c/p>\u003cp>順利通過國家三級綜合醫院評審,連續三年獲評“中國競爭力縣級醫院100強”……近年來,“鞏醫”力量正在加速釋放。\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E8536A2AC6C4E9FABD7826B5189B7992987F6261_size161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2019年12月,鞏義市組建了鄭州市第一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鞏義市總醫院,由鞏義市人民醫院牽頭,與鞏義市公立中醫院、鞏義市婦幼保健院、3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家鄉衛生院和310家村衛生室共同組成,形成縣域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6DCA5156FDBA2EC1A1ED83C8EA95153C2D5BB2E5_size91_w600_h900.jpg\" alt=\"\" />\u003c/p>\u003cp>醫共體建設帶來了鄉村衛生機構的“蝶變”。過去衛生室基本只能靠體溫計、聽診器開展服務,群眾信任度不高,一有問題就往縣里、市里跑。\u003c/p>\u003cp>醫共體成立后,鞏義市總醫院投資6500萬元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為衛生院、衛生室配置450多臺遠程醫療設備,建成遠程會診、遠程心電、遠程超聲等十大醫療服務中心,橫向打通醫療、醫保、公衛等系統,縱向貫通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實現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群眾看病一卡通,避免重復檢查,減輕就醫負擔。\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90D8B820575D15F719061FCED4B672A7A077AD2A_size126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這樣巨大的支持,讓群眾看病更方便,衛生室也更有底氣開展各類服務。孝義街道龍尾村衛生室負責人介紹,在市總醫院的幫扶下,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得到升級改造,配備了網絡心電圖機、血糖儀、血壓計,病人在檢測的同時,數據可同步傳送到市總醫院心電網絡遠程會診中心,實現了村衛生室醫療信息與總醫院遠程診療平臺互聯互通。\u003c/p>\u003cp>資源“沉”下去,基層“強”起來。鞏義市總醫院對各基層成員機構實行醫療資源下沉,下派專家到各成員機構掛職、坐診、指導業務,推動專家下基層常態化,由“病人跑”變為“醫生跑”,讓農村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真正打通了就醫“最后一公里”。\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8FBF6E2347F5775A01FDD860B09D6F3CD8D7145D_size136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在站街鎮衛生院,醫共體成立前該院急診科幾乎處于停滯狀態,一位醫生坦言,“遇到一些患有心臟病、腦血栓以及農藥中毒等需要急救的患者,只能讓他們趕緊去市里醫院救治。”\u003c/p>\u003cp>醫共體成立后,鞏義市總醫院在鞏義東、西、南、北4個區域開通4家鄉鎮急救站,并對基層急救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基本做到了鄉下30分鐘、市區15分鐘的急救圈。\u003c/p>\u003cp>據了解,今年3月份站街衛生院急救站接到一名15歲的農藥中毒女孩,10分鐘送到急救站后,醫生第一時間給女孩用上特效藥,并用提前準備好的溫水為其洗胃,等女孩病情穩定后再上轉,為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u003c/p>\u003cp>疾病治療范圍明顯拓寬,病人比以前明顯增多,“醫共體”讓老百姓花錢不多,看病不難。鞏義市總醫院初步建成了融入婦幼、中醫、疾控,防治管結合,網絡化、連續化、智慧化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鞏義經驗”。\u003c/p>\u003cp>\u003cstrong>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u003c/strong>\u003cstrong>健康\u003c/strong>\u003cstrong>為中心轉變\u003c/strong>\u003c/p>\u003cp>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去年年底,鞏義市第四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健康發展已經深深刻入這片土地的基因當中。\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061FCC59778509E8E37036DA1317905A7D54F4AE_size125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醫療是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鞏義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從他們點滴的“小幸福”中,匯聚出百姓民生的“大幸福”,組成鞏義的幸福密碼。\u003c/p>\u003cp>當前,鞏義市總醫院正在實現由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建立急救體系、慢病管理體系、中醫藥發展體系、醫養結合體系、婦幼保健體系、健康促進體系等“六大體系”促進醫防大融合,讓群眾少生病、不生病,為鞏義市八十萬市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u003c/p>\u003cp>市總醫院組建324個包含村醫、鄉醫、縣醫(含中醫、婦幼)、疾控等專業人員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建立慢病管理中心,對醫共體內所有行政村進行管理全覆蓋,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把慢病健康管理完全融入家庭醫生的日常診療活動中,做到醫者能防、防者能醫、醫防一體。\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D0CA4B21FF8DDFC733AA3C0B50062CDCB1EA5325_size131_w900_h600.jpg\" alt=\"\" />\u003c/p>\u003cp>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理念。陸續培養縣、鄉、村500多名科普專家,每年開展100多場健康科普進機關、學校、社區、鄉村巡講活動;制作720多個健康科普音視頻,在門診、病房、手術室外電視循環展播,受益群眾百萬人次。\u003c/p>\u003cp>“我們將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水平,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鞏義市總醫院黨委書記喬來軍說。\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3-04-11 09:15:40","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患者,鞏義市總醫院,鞏義市,醫療服務,醫共體,衛生室,群眾,總醫院,病人,基層","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鳳鳴|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鞏義市總醫院讓群眾有“醫”靠
    河南
    河南 > 原創 > 鳳鳴 > 正文

    鳳鳴|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鞏義市總醫院讓群眾有“醫”靠

    住院把病治好了,出院時還要拿著一疊單據跑到一樓甚至其他樓棟辦理結算手續,這是大多數人住院看病的常規流程。但這一場景在鞏義市人民醫院已經成為歷史。

    “病區結算這個服務好,兩分鐘就能辦好出院,也不用在醫院里來回跑了,方便很多。”4月9日上午,一位在病區護士站結算出院的患者連聲贊嘆。護士站一站式辦理出院結算手續,是鞏義市人民醫院“看病不求人,就診更舒心”百日活動中的舉措之一,病人或家屬只需要帶上手機到護士站就能完成出院結算全部手續。

    便民措施落地生根,民生情懷直抵人心

    民生之大,醫療為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今年2月份,鞏義市總醫院在院內各個醫療機構組織開展了“看病不求人,就診更舒心”改善醫療服務百日活動。

    鳳鳴|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鞏義市總醫院讓群眾有“醫”靠

    活動緊扣群眾就醫的每一個環節,讓患者掛號少排隊、候診少等待、檢查少跑腿、取藥少麻煩,實現“找專家不求人、檢查不求人、住院不求人”。

    目前,鞏義市人民醫院、公立中醫院已全部實現網上預約掛號,專家號源網上開放比例達到100%,預約診療、預約檢查時段精確到半小時之內。與此同時,“一次掛號管三天”,患者當日就診后,3日內在同一院區、不限專業、一次掛號、就診復診均免掛號費。

    對獨自就診的老年人而言,走進醫院往往就像進了迷宮一樣找不到方向。針對這一痛點,鞏義市人民醫院還推出了“陪診”服務,只要病人或家屬提前在公眾號上預約該服務,醫院延續護理中心會打電話給需要陪診的患者,確認問診時間和患者詳情,并到相應診區等候患者的到來,幫助到院患者辦理預約掛號、就診、繳費、取藥、陪檢、治療、住院等。

    此外,鞏義市總醫院還開展了“會診轉診一站式服務”“門診患者醫技檢查24小時內完成”“暖心食堂24小時不打烊”等服務,優化就診流程、完善便民措施、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醫療服務需求。

    就醫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惠民政策、便民服務,往往越著眼于小事、著眼于細處,越能溫暖人心。“鞏醫”人深知,保障和改善就醫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為持續深入推進“看病不求人 就診更舒心”活動,鞏義市總醫院還面向市民網友征集改善醫療服務的“金點子”,召開專項會議進行自我查擺和整改,真正站在患者角度思考,聽患者所聽、視患者所視、感患者所感,聚焦市民就醫的熱點、難點、痛點持續發力、精準發力,提升市民看病就醫的滿意度。

    夯實基層醫療水平,“病人跑變為醫生跑

    順利通過國家三級綜合醫院評審,連續三年獲評“中國競爭力縣級醫院100強”……近年來,“鞏醫”力量正在加速釋放。

    2019年12月,鞏義市組建了鄭州市第一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鞏義市總醫院,由鞏義市人民醫院牽頭,與鞏義市公立中醫院、鞏義市婦幼保健院、3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家鄉衛生院和310家村衛生室共同組成,形成縣域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醫共體建設帶來了鄉村衛生機構的“蝶變”。過去衛生室基本只能靠體溫計、聽診器開展服務,群眾信任度不高,一有問題就往縣里、市里跑。

    醫共體成立后,鞏義市總醫院投資6500萬元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為衛生院、衛生室配置450多臺遠程醫療設備,建成遠程會診、遠程心電、遠程超聲等十大醫療服務中心,橫向打通醫療、醫保、公衛等系統,縱向貫通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實現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群眾看病一卡通,避免重復檢查,減輕就醫負擔。

    這樣巨大的支持,讓群眾看病更方便,衛生室也更有底氣開展各類服務。孝義街道龍尾村衛生室負責人介紹,在市總醫院的幫扶下,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得到升級改造,配備了網絡心電圖機、血糖儀、血壓計,病人在檢測的同時,數據可同步傳送到市總醫院心電網絡遠程會診中心,實現了村衛生室醫療信息與總醫院遠程診療平臺互聯互通。

    資源“沉”下去,基層“強”起來。鞏義市總醫院對各基層成員機構實行醫療資源下沉,下派專家到各成員機構掛職、坐診、指導業務,推動專家下基層常態化,由“病人跑”變為“醫生跑”,讓農村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真正打通了就醫“最后一公里”。

    在站街鎮衛生院,醫共體成立前該院急診科幾乎處于停滯狀態,一位醫生坦言,“遇到一些患有心臟病、腦血栓以及農藥中毒等需要急救的患者,只能讓他們趕緊去市里醫院救治。”

    醫共體成立后,鞏義市總醫院在鞏義東、西、南、北4個區域開通4家鄉鎮急救站,并對基層急救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基本做到了鄉下30分鐘、市區15分鐘的急救圈。

    據了解,今年3月份站街衛生院急救站接到一名15歲的農藥中毒女孩,10分鐘送到急救站后,醫生第一時間給女孩用上特效藥,并用提前準備好的溫水為其洗胃,等女孩病情穩定后再上轉,為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疾病治療范圍明顯拓寬,病人比以前明顯增多,“醫共體”讓老百姓花錢不多,看病不難。鞏義市總醫院初步建成了融入婦幼、中醫、疾控,防治管結合,網絡化、連續化、智慧化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鞏義經驗”。

    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去年年底,鞏義市第四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健康發展已經深深刻入這片土地的基因當中。

    醫療是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鞏義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從他們點滴的“小幸福”中,匯聚出百姓民生的“大幸福”,組成鞏義的幸福密碼。

    當前,鞏義市總醫院正在實現由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建立急救體系、慢病管理體系、中醫藥發展體系、醫養結合體系、婦幼保健體系、健康促進體系等“六大體系”促進醫防大融合,讓群眾少生病、不生病,為鞏義市八十萬市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

    市總醫院組建324個包含村醫、鄉醫、縣醫(含中醫、婦幼)、疾控等專業人員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建立慢病管理中心,對醫共體內所有行政村進行管理全覆蓋,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把慢病健康管理完全融入家庭醫生的日常診療活動中,做到醫者能防、防者能醫、醫防一體。

    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理念。陸續培養縣、鄉、村500多名科普專家,每年開展100多場健康科普進機關、學校、社區、鄉村巡講活動;制作720多個健康科普音視頻,在門診、病房、手術室外電視循環展播,受益群眾百萬人次。

    “我們將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水平,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鞏義市總醫院黨委書記喬來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