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近年來,河南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積極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新機制,用數字化賦能農業,助力河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闊步向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圖景下,農業社會化服務成為田野上的一盞明燈,為農業現代化之路保駕護航,照亮整個中原大地。\u003c/p>\u003cp>\u003cstrong>管好田,破解“誰來種地”的“時代之憂”\u003c/strong>\u003c/p>\u003cp>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誰來種地、怎樣種地、怎么種好地”已然成為時代隱憂。\u003c/p>\u003cp>作為中原糧倉,河南的糧食生產對國家糧食安全舉足輕重。針對“誰來種地”等難題,今年的河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1F8C84E8FFDF7D2511F92DEEF24ECF46F25C3752_size1844_w1155_h649.png\" />\u003c/p>\u003cp>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代理耕、防、種、收等農業環節或全部環節,促使農民借助外部力量有效彌補內部資源不足,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土地不愿種、種不好”的問題,減少了土地撂荒、粗放管理、耕地“非糧化”等現象,既保證了耕地的投入產出率,又提升了農戶農業生產經營效率。\u003c/p>\u003cp>當下,河南許多縣市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受益者。以蘭考縣紅廟鎮為例,該鎮把近2萬畝土地托管給了一家名為“中原糧倉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托管之后,當地村民當起了“甩手掌柜”,一年內能領到兩次分紅,去年,紅廟鎮小麥季每畝地分紅890元,玉米季每畝地分紅540元,合計1430元,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不僅大幅提升,農戶也實現了收益最大化。\u003c/p>\u003cp>將視線拉伸,從紅廟鎮到安陽、蘭考、滎陽、新鄭、許昌、漯河、魯山、周口、信陽等縣市,隨著河南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不斷完善,“誰來種地”已經有了答案。與此同時,河南農業發展方式也在悄然改變。\u003c/p>\u003cp>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投身到加工、流通、服務等產業領域,成為專業化、職業化的產業人員,轉而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有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u003c/p>\u003cp>\u003cstrong>種好地,暈染“藏糧于技”的“扎實底色”\u003c/strong>\u003c/p>\u003cp>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安全是河南的“頭等大事”。\u003c/p>\u003cp>河南全省糧食種植面積已連續9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不僅解決了全省1億人吃飯問題,每年還調出原糧及其制成品600億斤左右,是全國5個糧食凈調出省份之一。\u003c/p>\u003cp>連續多年獲得豐收,離不開“智慧”農業的力量。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革命帶來了一場科技與農村的雙向奔赴。\u003c/p>\u003cp>“全程土地托管”農業社會化服務正在借助數字化手段,全面推進精準、高效、綠色的現代化農業,由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替農戶“下地干活”,讓數字化嵌入鄉村,勾勒出一幅“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生動畫面:指針式噴灌機實現了從大水漫灌到精量滴灌的轉變,節本增效;農田管理越來越智能,數字化管理平臺上,萬畝農田土壤數據一目了然;植保無人機飛躍農田,噴灑而出的藥液除去病蟲害......\u003c/p>\u003cp>“田埂地頭都是土,下田干活兩腳泥”的狀況不復存在,人們坐在家中,利用智慧數字平臺,便能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的“行動指南”。\u003c/p>\u003cp>智慧賦能,科技入地。以全程土地托管為代表的“耕、種、管、收、烘、銷“的全產業鏈條服務,進一步破解“土地碎片化、勞動強度大、農機農藝落后”等諸多農業難題,用創新驅動引領農業產業發展。\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好糧,勾勒“鄉村振興”的“豐收畫卷”\u003c/strong>\u003c/p>\u003cp>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u003c/p>\u003cp>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對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出明確要求,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對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特別是推動農業生產托管提出了明確要求。\u003c/p>\u003cp>今年,河南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農業強省”新目標,河南也出臺了《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對于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民財產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出了部署。\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15/3632622E5F6AA51AE38AF18F32C4B03FB3E956F7_size1400_w1155_h649.png\" />\u003c/p>\u003cp>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不久前舉行的2023·第二屆河南農業社會化服務暨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農業專家、行業領袖、企業家、金融機構、數字農業科研機構和全河南省200名種植規模1000畝以上的土地流轉大戶、托管組織齊聚鄭州深入探討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效路徑、總結河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經驗,以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農業農村發展各個領域的應用,書寫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u003c/p>\u003cp>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近年來,河南逐步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龍頭帶動、全鏈受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對保障糧食安全、守牢穩產保供底線發揮了積極作用。\u003c/p>\u003cp>“農業強省”開局落子,良田沃野涌動生機。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抓手,中原大地持續繪就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奮斗線條”,鄉村振興蹄疾步穩、農民生活蒸蒸日上的“糧”辰美景就在前方。(陳欣欣)\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沙靖涵","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3-04-13 14:57:07","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農業,河南,鄉村,中原,土地,農民,農田,糧食,糧倉,農戶","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鳳鳴|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原糧倉的“時代之答”
    河南
    河南 > 原創 > 鳳鳴 > 正文

    鳳鳴|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原糧倉的“時代之答”

    廣袤的麥田里不見了農民身影。

    四月的中原大地,春管正當時。先進的農機裝備和智慧平臺正在解放農民雙手,為農田服務插上“智”翅膀。施肥無人機騰空而起、自走式打藥機來回穿梭、指針式噴灌機洋洋灑灑......一畝農田可“藏”多種高科技,助力小麥拔節生長,田肥苗青。

    近年來,河南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積極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新機制,用數字化賦能農業,助力河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闊步向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圖景下,農業社會化服務成為田野上的一盞明燈,為農業現代化之路保駕護航,照亮整個中原大地。

    管好田,破解“誰來種地”的“時代之憂”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誰來種地、怎樣種地、怎么種好地”已然成為時代隱憂。

    作為中原糧倉,河南的糧食生產對國家糧食安全舉足輕重。針對“誰來種地”等難題,今年的河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

    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代理耕、防、種、收等農業環節或全部環節,促使農民借助外部力量有效彌補內部資源不足,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土地不愿種、種不好”的問題,減少了土地撂荒、粗放管理、耕地“非糧化”等現象,既保證了耕地的投入產出率,又提升了農戶農業生產經營效率。

    當下,河南許多縣市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受益者。以蘭考縣紅廟鎮為例,該鎮把近2萬畝土地托管給了一家名為“中原糧倉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托管之后,當地村民當起了“甩手掌柜”,一年內能領到兩次分紅,去年,紅廟鎮小麥季每畝地分紅890元,玉米季每畝地分紅540元,合計1430元,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不僅大幅提升,農戶也實現了收益最大化。

    將視線拉伸,從紅廟鎮到安陽、蘭考、滎陽、新鄭、許昌、漯河、魯山、周口、信陽等縣市,隨著河南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不斷完善,“誰來種地”已經有了答案。與此同時,河南農業發展方式也在悄然改變。

    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投身到加工、流通、服務等產業領域,成為專業化、職業化的產業人員,轉而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有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種好地,暈染“藏糧于技”的“扎實底色”

    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安全是河南的“頭等大事”。

    河南全省糧食種植面積已連續9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不僅解決了全省1億人吃飯問題,每年還調出原糧及其制成品600億斤左右,是全國5個糧食凈調出省份之一。

    連續多年獲得豐收,離不開“智慧”農業的力量。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革命帶來了一場科技與農村的雙向奔赴。

    “全程土地托管”農業社會化服務正在借助數字化手段,全面推進精準、高效、綠色的現代化農業,由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替農戶“下地干活”,讓數字化嵌入鄉村,勾勒出一幅“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生動畫面:指針式噴灌機實現了從大水漫灌到精量滴灌的轉變,節本增效;農田管理越來越智能,數字化管理平臺上,萬畝農田土壤數據一目了然;植保無人機飛躍農田,噴灑而出的藥液除去病蟲害......

    “田埂地頭都是土,下田干活兩腳泥”的狀況不復存在,人們坐在家中,利用智慧數字平臺,便能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的“行動指南”。

    智慧賦能,科技入地。以全程土地托管為代表的“耕、種、管、收、烘、銷“的全產業鏈條服務,進一步破解“土地碎片化、勞動強度大、農機農藝落后”等諸多農業難題,用創新驅動引領農業產業發展。

    打好糧,勾勒“鄉村振興”的“豐收畫卷”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

    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對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出明確要求,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對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特別是推動農業生產托管提出了明確要求。

    今年,河南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農業強省”新目標,河南也出臺了《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對于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民財產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出了部署。

    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不久前舉行的2023·第二屆河南農業社會化服務暨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農業專家、行業領袖、企業家、金融機構、數字農業科研機構和全河南省200名種植規模1000畝以上的土地流轉大戶、托管組織齊聚鄭州深入探討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效路徑、總結河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經驗,以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農業農村發展各個領域的應用,書寫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

    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近年來,河南逐步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龍頭帶動、全鏈受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對保障糧食安全、守牢穩產保供底線發揮了積極作用。

    “農業強省”開局落子,良田沃野涌動生機。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抓手,中原大地持續繪就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奮斗線條”,鄉村振興蹄疾步穩、農民生活蒸蒸日上的“糧”辰美景就在前方。(陳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