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新縣把脫貧人口穩崗就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通過廣泛宣傳、拓寬渠道、強化保障等舉措,推動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截止目前,已為20000多名脫貧人口及監測對象提供就業幫扶,全縣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實現“開門紅”。
一、摸清底數、精準對接。一是走訪排查摸底。以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為契機,組織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針對有勞動能力的重點對象逐戶上門排查,查看就業狀況、未就業原因和就業意向,共發放宣傳單4000余份,對有就業需求就業意愿登記造冊。二是“線上”發布信息。采用拍攝短視頻、抖音直播帶崗等宣傳方式,為7家重點企業拍攝用工需求短片,在縣融媒體中心戶外廣告大屏、縣電視臺綜合頻道、“云上新縣”APP、抖音等平臺滾動播放企業用工信息。開設“新春新上崗、在家就業也很香”新聞專欄,實地探訪大別山露營公園、煒盛電子、羚銳制藥等重點用工企業,宣傳企業工作環境、崗位需求、薪酬待遇等情況。三是組織現場招聘。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企業用工服務、民營企業服務月等招聘活動16場,提供就業崗位385個,達成就業意向262人,帶動就業744人。
二、拓展渠道,擴大就業。針對脫貧人口、監測對象的就業訴求和不同特點,分類施策,制定措施,有針對性地幫扶。一是涉外勞務輸出就業。依托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涉外勞務優勢資源,采用“外派勞務+涉外教育+回國創業”的系統化人才培養方式,搭建出國高薪就業平臺,促使脫貧人口中青壯勞動力出國務工,快速脫貧致富,已累計向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培養派出技能人員3.8萬人次。二是技能培訓提升就業。注重短期技能培訓,在20至55歲的人群中開展挖掘機、家政服務、紅城月嫂等20個短期技能培訓,結合“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已有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1032人次參加培訓,580人取得技能證書,350人穩崗就業。三是公益崗位安置就業。大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對符合公益性崗位條件的脫貧家庭半、弱勞動力,實施兜底安置,已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解決2839名已脫貧人口和425名監測對象就業,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1043.2萬元。
三、強化保障,鞏固成效。一是優化企業用工服務。結合“萬人助萬企”活動,通過明確分工、細化舉措,深入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實時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做好企業缺工摸底統計,統籌推進企業用工服務工作。二是完善就業供需平臺。依托縣人社局“就業服務平臺”,加強對勞動力信息數據的搜集,完善供需對接平臺功能,構建更合理、更精準的就業服務供需平臺,實現網上“面對面”供需對接。三是延長鏈條帶動就業。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降低創業準入門檻,鼓勵成功人士返鄉創辦經濟實體,已創辦建筑、建材、裝潢、日韓風格酒店、農家飯店等經濟實體5000多家,發展大棚蔬菜2300多畝,花卉苗木基地32個,農業生態園區25個,規模養殖場68個,帶動了有勞動能力的8821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