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 > 要聞 > 深度 > 正文

仝新順:提升樞紐能級,以區位優勢再造發展勝勢

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城市和新歐亞大陸橋的戰略支點城市,要在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聯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必須打造國家開放高地。鄭州構建了“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新體系,發揮著聯通世界、貨賣全球的物流樞紐橋梁作用,打造了“中歐班列·中豫號”、“跨境電商·全球匯”國內國際雙循環新高地。新時代新征程,鄭州進一步鞏固提升樞紐能級,把空港樞紐優勢、陸港樞紐優勢、口岸平臺優勢轉化為樞紐經濟和口岸經濟勝勢。

通道建設:鑄就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硬實力

作為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平臺,鄭州致力于構筑“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鑄就了暢通世界的鐵路、公路、航空、海上、網上物流新通道,打通了境內外消費市場。

鐵路通道建設方面,依托中歐班列和鐵海聯運通道,從“連點成線”到“織線成網”,打造一批省域國際陸港,構建對接長三角等沿海沿邊口岸、通往歐亞美洲的線路網絡,形成陸海國際貨運班列“一核多點”“一干多支”發展格局。

航空通道建設方面,多年來,鄭州“空中絲路”樞紐航線網絡日益完善,開通全貨機航線43條,其中國際地區35條,在全球貨運前20位機場中開通17個航點,前50位機場中開通28個航點連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17個,初步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多點支撐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世界級物流樞紐港初見雛形。比如,中大門國際物流明星包機航線鄭州-紐約線路每周6班高頻次穩定運營,時效可保證在48小時內到達美國。并開通了鄭州到巴西、智利、加拿大、俄羅斯、墨西哥的空運線路,一周可以達到21個航班。

公路通道建設方面,比如,中大門國際物流更有卡車航班,通過國際道路運輸的方式,貨物不用轉關,可以直達歐洲、中亞、蒙古、俄羅斯等國家,目前已經開通國內-阿拉山口-中亞/歐洲等6條線路,2022年實現發車2000輛,交易額32億元,為我省外貿強省建設提供了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樞紐建設:加快建設空港型和陸港型雙樞紐

2013年7月18日,首班從鄭州出發至德國漢堡的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這標志著河南陸上絲綢之路建設實現“從無到有”的實質性進展,彌補了河南省“不沿邊、不臨江、不靠海”的短板,為河南省對外貿易物流降本增效、提質擴量提供運力保障,助推鄭州成為內陸省會對外開放前沿。特別是,2022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25個國家物流樞紐進入2022年度建設名單,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位列其中,讓鄭州成為國家空港型和陸港型雙樞紐承載城市,引導物流資源集聚形成了規模經濟效應,有助于更好發揮樞紐協同作用,推動樞紐設施共建共享共用,促進要素保障資源整合,增強多式聯運功能,構建優勢互補、產業聯動的協同發展體系,有效助力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商流鋪就:跨境電商發展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商流是物流的基礎與前提,跨境電商平臺正在成為全球消費者采購的重要渠道,也是穩外貿的重要力量。鄭州抓住機遇、發揮優勢,繼2013年鄭州市成為全國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2015年牽頭積極申建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鄭州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這是繼2015年3月杭州獲批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之后,國務院批復的第二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據悉,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已由2014年的0.95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14.64億元。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圍繞建設一流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著力促進跨境電商創新賦能,以制度創新激發潛力,以監管創新注入動力,以模式創新增添動力,推動綜試區建設向高質量高效率發展,跨境電商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天翻地覆變化,實現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常態化運營,搭建了全球化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打造了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和生態圈,形成以鄭州為核心的國際跨境商品集散中心,繼續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目標邁進。

物流突破:四路協同打造區域開放新高地

鄭州發揮“樞紐+物流+開放”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四條絲綢之路”協同發展,獲批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構建了以陸港型樞紐為引領的高能級、多層次的現代物流體系。“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獲批建設中東部唯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形成了“十四站點、六口岸”國際物流網絡體系。“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獲批全國唯一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成功舉辦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通達,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新增鄭州至上海楊浦港鐵海聯運線路,增列“9710”“9810”監管方式,實現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全模式、物流全通道。

產業發展:港產融合一體化賦能樞紐經濟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是城市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鄭州以先進制造業為主攻方向,堅持“產業+創新+開放”多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鋁及鋁精深加工6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

一方面,物流樞紐產業是鄭州市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重要的一環,以大樞紐帶動大物流、以大物流帶動大產業、以大產業發展大都市,積極發展電商物流、快遞物流、醫藥物流、冷鏈物流,助推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根據國內外樞紐經濟發展的經驗,交通樞紐與貿易便利化平臺形成協同效應,才能更好地發揮經濟功能;貿易便利化平臺在區位上依借交通樞紐,才能達到綜合提升營商環境的目標。通過加強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功能、完善樞紐區域通關便利化的條件等措施,將制度建設作為鄭州經濟整體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樞紐產業騰飛提供“發動機”和“加速器”。

優勢再造:能級提升平臺口岸發揮新優勢

鄭州已建成集航空、鐵路2個一類口岸,新鄭、經開2個綜保區,汽車、糧食、郵政等9個功能性口岸于一體的“2+2+9”口岸體系,成為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城市,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造內陸地區開放高地,加快建設通達全球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樞紐能級鞏固提升是未來發展商貿物流產業的重要基礎和抓手,首先是繼續構筑中歐班列(中豫號)集疏運覆蓋網絡和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高能級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其次是做大做強“網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商平臺,立足制度創新以商流促進物流高質量發展;最后是實現“陸上、網上、海上和空中”四條絲路協調發展,在更高層次上服務和保障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口岸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前沿陣地和重要突破口,“口岸+樞紐”、“口岸+平臺”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應進一步搶抓政策機遇、發揮樞紐優勢,把口岸作為開放發展的重要戰略要素,圍繞中歐班列和鐵海聯運班列開行、鄭州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海外樞紐節點布局,加快完善口岸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口岸集疏運能力,優化口岸通關效率,推動口岸與貿易、產業互動融合,做大做強口岸經濟,以“口岸+樞紐+平臺”助推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總之,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現代物流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支持現代物流強省建設的若干政策》,繪就了建設現代物流強省的總體目標和“施工圖”“路線圖”,做大中歐班列(中豫號)的交通優勢、做強跨境電商口岸優勢,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全球化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打造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和生態圈,形成以鄭州為核心的國際跨境商品集散中心與國際物流供應鏈組織中心,促使生產、技術、資本、貿易與人口等生產要素加速集聚,把交通樞紐優勢轉化為樞紐經濟優勢,促進區域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者:鄭州輕工業大學管理學教授,河南省物流學會副會長仝新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