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但是,與全國新能源體系建設的大省、強省相比,河南省雖然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等方面居于全國前列,但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還相對薄弱,圍繞新能源體系的相關高端制造業、科技創新力、產業集聚度還明顯不強。對此,郭嘉禎建議,在繼續穩固和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推進河南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乃至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u003c/p>\u003cp>\u003cstrong>持續優化產業結構\u003c/strong>\u003c/p>\u003cp>控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積極推進鋼鐵、水泥、化工、電力等傳統行業的綠色節能改造和集約發展,實施企業綠色提檔升級行動,確保河南省傳統行業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同時打造面向未來的能源產業結構。\u003c/p>\u003cp>做優做強能源優勢產業。引進省外光伏生產先進企業,培育省內產業鏈。積極引進新一代鈣鈦礦和大尺寸“鈣鈦礦+晶硅”電池組件,延伸發展BIPV、背板、線纜、逆變器、支架等領域,加快建成光伏全產業鏈,并作大做強。\u003c/p>\u003cp>積極布局能源未來產業。積極引育涵蓋正負極材料、固態電解液、集成系統等儲能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等儲能裝備龍頭企業,打造新型電池、氫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電磁儲能等新型儲能裝備產業集群,結合可再生能源開發、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虛擬電廠等場景,科學布局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新型儲能電站。建設電池回收、材料分選產業基地,推動退役電池回收利用及高質再造技術研發,形成產業化。建成“上有裝備制造、中游儲能應用、下游電池回收”等閉環產業鏈。\u003c/p>\u003cp>加強使用場景建設。在新建、改擴建項目中,積極采用BIPV、源網荷儲、智慧電網技術,因地制宜對已有設施進行適應性改造,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交通、電信、工業園區、養殖業、集約化農業區,因地制宜開展光伏+氫能、光伏+戶用、光伏+充電樁、光伏+儲能、光伏+通訊基站、光伏+智慧電網等建設,加大新能源使用滲透率,滿足日常生產、生活對新能源使用逐步增長的需要。\u003c/p>\u003cp>\u003cstrong>提升能耗碳排放控制水平\u003c/strong>\u003c/p>\u003cp>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健全碳排放監測管理體系和相關配套制度,建立能源大數據中心及重點企業能耗碳排管控中心,開展分行業碳排放核算核查工作,鼓勵重點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積極推動實施行業低碳領跑者行動。\u003c/p>\u003cp>\u003cstrong>加快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u003c/strong>\u003c/p>\u003cp>引育“光儲充一體化電站”投資、建設、運營企業入豫,鼓勵國企平臺與相關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加快高速公路服務區、城際公路沿線充電設施的升級改造,提升電動汽車的中長途通達能力。同時應加強農村地區充電網絡建設,滾動編制公共充電網絡規劃,確保實現充電設施“村村全覆蓋”。保障居住區充電服務,提供智能有序、快慢結合的居住區充電服務。完善充電設施運行監測平臺和社會化公眾服務平臺的互聯通、信息共享,方便公眾查詢使用。\u003c/p>\u003cp>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建設,提高大功率快充、超充設施比例。在滿足日常使用場景的同時,照顧節假日大流量車流和今后新能源交通工具增加的充電需求。包括城際公路沿線的充電設施升級改造,應保證在50公里之內有2個集中式快充站。\u003c/p>\u003cp>優化城市區域充電網絡。優化充電網絡布局,形成平均不大于2公里的充電圈。合理利用公共和內部停車場資源,并鼓勵對公眾開放。指導、督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將充電設施建設納入小區改造范圍,全面提升居住區充電供給能力,為固定車位建設充電設施預留安裝條件;將新建小區固定車位充電設施納入建設指標。形成“有序慢充為主、公用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u003c/p>\u003cp>根據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滾動編制公共充電網絡規劃,推進農村充電設施從“鄉鎮全覆蓋”到“村村全覆蓋”,培育新型充電經營和服務主體。\u003c/p>\u003cp>打造智慧化充電管理平臺,規范充電設施管理,強化設備運行情況動態監測,提升設備使用效率和便民程度,有序推進具備雙向充放電功能的V2G技術應用。\u003c/p>\u003cp>合理確定充電價格,充分考慮投資回收周期和消費者承受能力,促進充電設施建設良性發展。\u003c/p>\u003cp>\u003cstrong>有序推進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u003c/strong>\u003c/p>\u003cp>重點發展電網側儲能,鼓勵新能源配建儲能按照共建共享的模式,以獨立新型儲能項目的形式在專用站址建設,直接接入公共電網,更好發揮頂峰、調峰、調頻、黑啟動等多種作用。\u003c/p>\u003cp>鼓勵發展用戶側儲能,充分利用峰谷分時電價等機制,鼓勵企業用戶和產業園區自主建設新型儲能設施,緩解電網高峰供電壓力。\u003c/p>\u003cp>因地制宜發展電源側儲能,綜合新能源特性、系統消納空間和經濟性等因素,在新能源場站內部配建新型儲能設施,建設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支持燃煤電廠內部配建電化學儲能、熔鹽儲能等設施,與燃煤機組聯合調頻調峰,提升綜合效率。\u003c/p>\u003cp>\u003cstrong>提升電網智慧運行水平\u003c/strong>\u003c/p>\u003cp>推進電網智能數字轉型。建議提升電網裝備智能化水平,推進智能作業、智能監測、智能巡視等新技術應用,實現智能裝備向數字化、集成化方向升級,傳統人工作業模式向無人化、機械化方向轉變。建設“裝備智能化、作業機械化、管理智慧化”的設備運檢體系,重點推進成熟智能化裝備技術和機械化作業模式集中融合應用。同時應構建智能電網大數據平臺,加強數據管理和應用,全面推動發輸配用各環節數據信息深度共享互動,提升智能化運行效率。實現增量分布式光伏的可觀、可測、可控。\u003c/p>\u003cp>強化電力系統智能調度。加強電力調度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控制能力,深化分布式電源網格化調控管理,構建集中控制與局部控制相結合的柔性運控手段。建立多級高效協同的安全預控策略,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實時運行風險防控和電網主動防御能力。建立新能源和電網調度系統的互補協調控制模式,向著建成柔性靈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電力調度控制運行體系而努力。\u003c/p>\u003cp>引育國內頭部智慧電網民營企業進豫,與國網公司成立混合所有制智慧電網企業,增強調度算力,使小型分布式新能源的源儲荷充分進入主網調度,以鼓勵民間小、散資金投入分布式新能源市場,增強主網調峰效率。\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1-29 14:51:1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新能源,儲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電池,裝備,能源,企業,河南省,智慧","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河南省政協委員郭嘉禎:建議加大力度推進河南新能源產業發展
    河南
    河南 > 政務 > 正文

    河南省政協委員郭嘉禎:建議加大力度推進河南新能源產業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這既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確保實現“雙碳目標”的有力抓手,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河南省政協委員郭嘉禎表示,近年來河南省積極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新能源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快速增長,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逐年增加,為實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奠定了基礎。

    但是,與全國新能源體系建設的大省、強省相比,河南省雖然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等方面居于全國前列,但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還相對薄弱,圍繞新能源體系的相關高端制造業、科技創新力、產業集聚度還明顯不強。對此,郭嘉禎建議,在繼續穩固和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推進河南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乃至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持續優化產業結構

    控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積極推進鋼鐵、水泥、化工、電力等傳統行業的綠色節能改造和集約發展,實施企業綠色提檔升級行動,確保河南省傳統行業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同時打造面向未來的能源產業結構。

    做優做強能源優勢產業。引進省外光伏生產先進企業,培育省內產業鏈。積極引進新一代鈣鈦礦和大尺寸“鈣鈦礦+晶硅”電池組件,延伸發展BIPV、背板、線纜、逆變器、支架等領域,加快建成光伏全產業鏈,并作大做強。

    積極布局能源未來產業。積極引育涵蓋正負極材料、固態電解液、集成系統等儲能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等儲能裝備龍頭企業,打造新型電池、氫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電磁儲能等新型儲能裝備產業集群,結合可再生能源開發、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虛擬電廠等場景,科學布局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新型儲能電站。建設電池回收、材料分選產業基地,推動退役電池回收利用及高質再造技術研發,形成產業化。建成“上有裝備制造、中游儲能應用、下游電池回收”等閉環產業鏈。

    加強使用場景建設。在新建、改擴建項目中,積極采用BIPV、源網荷儲、智慧電網技術,因地制宜對已有設施進行適應性改造,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交通、電信、工業園區、養殖業、集約化農業區,因地制宜開展光伏+氫能、光伏+戶用、光伏+充電樁、光伏+儲能、光伏+通訊基站、光伏+智慧電網等建設,加大新能源使用滲透率,滿足日常生產、生活對新能源使用逐步增長的需要。

    提升能耗碳排放控制水平

    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健全碳排放監測管理體系和相關配套制度,建立能源大數據中心及重點企業能耗碳排管控中心,開展分行業碳排放核算核查工作,鼓勵重點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積極推動實施行業低碳領跑者行動。

    加快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

    引育“光儲充一體化電站”投資、建設、運營企業入豫,鼓勵國企平臺與相關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加快高速公路服務區、城際公路沿線充電設施的升級改造,提升電動汽車的中長途通達能力。同時應加強農村地區充電網絡建設,滾動編制公共充電網絡規劃,確保實現充電設施“村村全覆蓋”。保障居住區充電服務,提供智能有序、快慢結合的居住區充電服務。完善充電設施運行監測平臺和社會化公眾服務平臺的互聯通、信息共享,方便公眾查詢使用。

    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建設,提高大功率快充、超充設施比例。在滿足日常使用場景的同時,照顧節假日大流量車流和今后新能源交通工具增加的充電需求。包括城際公路沿線的充電設施升級改造,應保證在50公里之內有2個集中式快充站。

    優化城市區域充電網絡。優化充電網絡布局,形成平均不大于2公里的充電圈。合理利用公共和內部停車場資源,并鼓勵對公眾開放。指導、督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將充電設施建設納入小區改造范圍,全面提升居住區充電供給能力,為固定車位建設充電設施預留安裝條件;將新建小區固定車位充電設施納入建設指標。形成“有序慢充為主、公用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

    根據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滾動編制公共充電網絡規劃,推進農村充電設施從“鄉鎮全覆蓋”到“村村全覆蓋”,培育新型充電經營和服務主體。

    打造智慧化充電管理平臺,規范充電設施管理,強化設備運行情況動態監測,提升設備使用效率和便民程度,有序推進具備雙向充放電功能的V2G技術應用。

    合理確定充電價格,充分考慮投資回收周期和消費者承受能力,促進充電設施建設良性發展。

    有序推進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

    重點發展電網側儲能,鼓勵新能源配建儲能按照共建共享的模式,以獨立新型儲能項目的形式在專用站址建設,直接接入公共電網,更好發揮頂峰、調峰、調頻、黑啟動等多種作用。

    鼓勵發展用戶側儲能,充分利用峰谷分時電價等機制,鼓勵企業用戶和產業園區自主建設新型儲能設施,緩解電網高峰供電壓力。

    因地制宜發展電源側儲能,綜合新能源特性、系統消納空間和經濟性等因素,在新能源場站內部配建新型儲能設施,建設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支持燃煤電廠內部配建電化學儲能、熔鹽儲能等設施,與燃煤機組聯合調頻調峰,提升綜合效率。

    提升電網智慧運行水平

    推進電網智能數字轉型。建議提升電網裝備智能化水平,推進智能作業、智能監測、智能巡視等新技術應用,實現智能裝備向數字化、集成化方向升級,傳統人工作業模式向無人化、機械化方向轉變。建設“裝備智能化、作業機械化、管理智慧化”的設備運檢體系,重點推進成熟智能化裝備技術和機械化作業模式集中融合應用。同時應構建智能電網大數據平臺,加強數據管理和應用,全面推動發輸配用各環節數據信息深度共享互動,提升智能化運行效率。實現增量分布式光伏的可觀、可測、可控。

    強化電力系統智能調度。加強電力調度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控制能力,深化分布式電源網格化調控管理,構建集中控制與局部控制相結合的柔性運控手段。建立多級高效協同的安全預控策略,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實時運行風險防控和電網主動防御能力。建立新能源和電網調度系統的互補協調控制模式,向著建成柔性靈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電力調度控制運行體系而努力。

    引育國內頭部智慧電網民營企業進豫,與國網公司成立混合所有制智慧電網企業,增強調度算力,使小型分布式新能源的源儲荷充分進入主網調度,以鼓勵民間小、散資金投入分布式新能源市場,增強主網調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