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攝影/任紅兵 )\u003c/p>\u003cp>念叨著“天下無雙圣境,世界第一仙山” 我欣然應鳳凰網河南之邀參加欒川行采風活動!\u003c/p>\u003cp>活動安排很緊湊,從頭至尾不到三天時間。來過欒川的同行者張遐說,想深度了解欒川,十天半月都不夠。\u003c/p>\u003cp>我說,那我就先蜻蜓點水,初次印象吧!\u003c/p>\u003cp>車行洛欒高速公路,我百度搜索有關欒川文化的詞條,總體說來是以“先賢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旅游文化、好人文化”的欒川符號。這符號代表一種精神共識和價值追求,全國各地大同小異。\u003c/p>\u003cp>所不同的是欒川火了,這種火不同于淄博的燒烤、天水麻辣燙,火極一時。欒川的火,火了好多年。\u003c/p>\u003cp>欒川,不過是座小縣城,竟能持續火爆,到底是什么原因?\u003c/p>\u003cp>當日晚宴,聽欒川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黨義釗說起:領導重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主要負責人舉措得力,無非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后概括性的語言說: 欒川是藏在河南洛陽的瑰寶之地,是讓人流連忘返的仙境之地,是自然探索者和文化追尋者的心儀之地……\u003c/p>\u003cp>聽是聽,看是看。盡管有“看景不如聽景”之說,盡管我也說過“有些風景入眼就是美麗,不見得用我腳步去丈量”,但我還是遵循活動安排隨團隊來到幾個景點。\u003c/p>\u003cp>先到老君山,連續坐了云景和峰林索道,徒步于靈官殿、追夢谷、中天門、玉皇頂、亮寶臺、南天門,我不顧腿腳不利索,一步一低首,一登一望天,一眸一畫面,感慨萬千:難怪太上老君看中這地方!\u003c/p>\u003cp>我便挖空心思形容老君山是一處清幽的自然之境,置身其中,可以盡享大自然的恩賜,感受到一份純真的寧靜。屏息靜氣的瞬間,我仿佛體會到了開天辟地的人文始祖賦予欒川人的初心和使命……\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3/50F922BF6A6989F7932FEC8DC4CA87E40BF56F6D_size352_w1280_h1707.jpg\" alt=\"(攝影/任紅兵 )\"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攝影/任紅兵 )\u003c/p>\u003cp>十里畫屏總是要看的,穿云棧道旁既有山峰的剛,也有云霧的柔,既讓人驚心動魄,又令人如醉如癡,是一方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u003c/p>\u003cp>不得不說,此時我已步履艱難,幾次呼叫張遐等等我、再等等我,可她手拿自拍桿說:“再等,咱就跟不上趟了!”\u003c/p>\u003cp>跟不上趟,一直是我擔心的事,可我不能硬撐,便停下腳步往后看,看有沒有隊友在我身后。\u003c/p>\u003cp>一回頭,見一長鏡頭正對準我,哦,原來是一攝影大咖在捕捉我老而彌堅的姿態。\u003c/p>\u003cp>我尷尬一笑,說:“不好意思,拉團隊的后腿了?!盶u003c/p>\u003cp>攝影大咖說:“不存在這個,都是出來樂享慢生活的?!痹捯粑绰?,手機鈴聲響了,原來有人提醒他看群。\u003c/p>\u003cp>胸牌為證,我跟他在同一個群。\u003c/p>\u003cp>于是,我也打開手機看,看后立即呼喊前面的張遐:“群里通知返回索道呢,看天,烏云壓頂,眼看就下暴雨了!”\u003c/p>\u003cp>暴雨來襲,坐進索道的我滿臉的僥幸,心里卻擔憂那成群結隊登山的人,可身邊一網絡博主說,雨中登山別有一番情趣哩!\u003c/p>\u003cp>走出索道,雨下得更大了?;赝暇剑撵`好像受了一番洗禮,內心的感覺清澈而堅韌。\u003c/p>\u003cp>“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無疑是眾多游客對老君山神秘色彩的深刻印象。這印象提醒我,還要再來!\u003c/p>\u003cp>參觀欒川雞冠洞,是在雨停云散的午后。\u003c/p>\u003cp>雞冠洞,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余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內部石筍、石幔美不勝收。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u003c/p>\u003cp>進景區大門,選擇坐了觀光車,步入溶洞。導游小姐按動墻上的開關,輕言細語講解: 據傳,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從西天和龍宮采來瓊林玉寶修造天宮。修完之后,把剩余的許多晶珠寶器送下凡界,藏在了伏牛山中這道山梁的石洞之中。為防止這些寶藏泄露,玉帝派遣天鷹下界鎮守。然而,這只天鷹與一只雄雞成了朋友,雄雞帶著其他雞群偷吃谷山的糧食,最終被發現。為了懲罰天鷹和雄雞,玉帝讓天鷹降下,抓住雞頭飛到藏寶的山洞南邊,把雞身埋在地下,只露出雞冠,變成了現在的雞冠山。而那個藏寶洞則被稱為雞冠洞,就是眼前美麗的雞冠洞。\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ADCF958B8BA82CB0E0B5ABBBE8BEE8C66F5CD64_size155_w1267_h713.jpg\" alt=\"(攝影:任紅兵 地點:欒川·雞冠洞)\"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攝影/任紅兵 )\u003c/p>\u003cp>邊聽邊隨導游小姐的指點移步參觀,仿佛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雞冠洞內探奇景,鐘乳石間覓仙蹤!\u003c/p>\u003cp>看那玉柱潭,石筍、石柱最為集中,其間有一潭清澈的地下池水,自然而得其名;瞧潭水的正前方多根石筍,多像一位位小仙人含笑招手列隊迎接游客,仙氣飄飄,翩若驚鴻,呈現出“金龜渡仙翁”和 “仙人晾衣”的景致。\u003c/p>\u003cp>再看那一根石筍,似一只機警的狼狗,豎著耳朵,正好它左上方的洞頂上還有一個直徑不到一米的自然通風口,向上至山頂,像明月懸于洞頂,難怪景觀合稱“天狗守月”了;再瞧溢彩殿,原來是洞內形成最早的一個洞穴,距今約6億年,地勢開闊,狀似峽谷,洞頂懸掛的鐘乳石,地面上的石筍星羅棋布、流光溢彩,谷底“老壽星”、“鱷魚拜壽”、“鯉魚跳龍門”盡收眼簾。\u003c/p>\u003cp>我看看瞧瞧、瞧瞧看看,一時被疊幃宮里的“醉酒羅漢”和“望夫石”吸引了,而一旁的“將軍石,活脫脫一位古戰場上的將軍,身披戰袍,腰佩長劍,氣度非凡,好生威武。\u003c/p>\u003cp>駐足洞天河,目睹長流不息的地下河從石縫中奔涌而出,不知來源不知去向,水聲震人耳膜,真是別有洞天啊!\u003c/p>\u003cp>試問“聚仙宮”聚的什么仙?釋放想象力不難發現“西天取經”、“八仙過海”的造型,石筍形態各異,如眾仙歡聚一堂,令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追隨導游小姐的腳步來到瑤池宮,景觀之多,有“移步三景”之說,王母寶座、白玉山 、七層寶塔、絆腳石、中華第一柱 ,更有那“石牡丹”,是形體最大的一種石花,堪稱奇中之奇。\u003c/p>\u003cp>藏秀閣是洞內觀賞面積較小的一個景區。面積雖小但卻小巧玲瓏,景觀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最是那情侶石,“千年一吻”、“一吻千年”,讓人浮想聯翩……\u003c/p>\u003cp>還有那“漫天星辰皆是你”,太有詩情畫意了!\u003c/p>\u003cp>欒川雞冠洞,無疑為一座“地下宮殿”、“溶洞寶藏”,我該如何描寫大美欒川的物華天寶呢?\u003c/p>\u003cp>欒川的美,延伸到每一處風景,連境內的山村都是山清水秀的景區。休說,欒川素有“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美稱,單說竹海野生動物園、重渡溝,也能讓人領略到意想不到的山野風光。\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3/863A2DAB210850E74C4D437D5AA73312F3052985_size5116_w3024_h4032.jpg\" alt=\"杜素煥:欒川印象\" />\u003c/p>\u003cp>進竹海野生動物園,看國寶熊貓,喂小動物,賞萬畝竹海,探原始森林,不和熊貓照相,白來欒川一趟!\u003c/p>\u003cp>來重渡溝,游山水賞非遺住民宿,體驗農耕文化,感受鄉村魅力,無奈我腿腳酸痛無力,只好坐在水流潺潺的溝溪旁,卸一身疲憊,納一份清涼,手機瀏覽鳳凰網河南文旅事業部劉妍發給我的一段文字:\u003c/p>\u003cp>這個夏天,欒川聚焦山水之美、文化之韻、煙火之氣、發展之實,做實“奇境欒川·自然不同”品牌,組織邀請青年化網絡達人與資深媒體人,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用腳步丈量欒川,用鏡頭定格欒川,解讀那山,那水,那鄉舍,那街道,那美食,那人文風情和煙火市井,與你,與我,與每一個行走河南的旅者“豫見欒川之美”,“探尋欒川文化”,尋找“青年眼中的欒川”,展示“欒川慢生活圖鑒”,踏上“特色美食美宿之旅”,盡享“欒川的夜生活”,珍惜“在欒川的交友時光”,分享“欒川的親子時刻”,喊出“中原避暑到欒川”,呼吁“我為欒川代言”,細細探索欒川獨特的文旅內涵,凝聚的詩與遠方。\u003c/p>\u003cp>心想 ,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u003c/p>\u003cp>欒川,一個充滿魅力的旅游勝地,等待我再次探索、加深印象。(杜素煥)\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薛滿意","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8-13 16:55:19","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欒川,老君山,石筍,雞冠洞,索道,天鷹,竹海,溶洞,景區,景觀","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早就聽人說,欒川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和自然風光的好地方。 欒川有山有水有靈氣。確切地說,應該是仙氣。道教圣地老君山,山峰挺拔,云霧繚繞,是太上老君的居所,也是道教徒的朝拜地。道教仙人,衣袂飄飄升仙霄。能不仙嗎? (攝影/任紅兵 ) 念叨著“天下無雙圣境,世界第一仙山” 我欣然應鳳凰網河南之邀參加欒川行采風活動! 活動安排很緊湊,從頭至尾不到三天時間。來過欒川的同行者張遐說,想深度了解欒川,十天半月都不夠。 我說,那我就先蜻蜓點水,初次印象吧! 車行洛欒高速公路,我百度搜索有關欒川文化的詞條,總體說來是以“先賢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旅游文化、好人文化”的欒川符號。這符號代表一種精神共識和價值追求,全國各地大同小異。 所不同的是欒川火了,這種火不同于淄博的燒烤、天水麻辣燙,火極一時。欒川的火,火了好多年。 欒川,不過是座小縣城,竟能持續火爆,到底是什么原因? 當日晚宴,聽欒川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黨義釗說起:領導重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主要負責人舉措得力,無非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后概括性的語言說: 欒川是藏在河南洛陽的瑰寶之地,是讓人流連忘返的仙境之地,是自然探索者和文化追尋者的心儀之地…… 聽是聽,看是看。盡管有“看景不如聽景”之說,盡管我也說過“有些風景入眼就是美麗,不見得用我腳步去丈量”,但我還是遵循活動安排隨團隊來到幾個景點。 先到老君山,連續坐了云景和峰林索道,徒步于靈官殿、追夢谷、中天門、玉皇頂、亮寶臺、南天門,我不顧腿腳不利索,一步一低首,一登一望天,一眸一畫面,感慨萬千:難怪太上老君看中這地方! 我便挖空心思形容老君山是一處清幽的自然之境,置身其中,可以盡享大自然的恩賜,感受到一份純真的寧靜。屏息靜氣的瞬間,我仿佛體會到了開天辟地的人文始祖賦予欒川人的初心和使命…… (攝影/任紅兵 ) 十里畫屏總是要看的,穿云棧道旁既有山峰的剛,也有云霧的柔,既讓人驚心動魄,又令人如醉如癡,是一方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不得不說,此時我已步履艱難,幾次呼叫張遐等等我、再等等我,可她手拿自拍桿說:“再等,咱就跟不上趟了!” 跟不上趟,一直是我擔心的事,可我不能硬撐,便停下腳步往后看,看有沒有隊友在我身后。 一回頭,見一長鏡頭正對準我,哦,原來是一攝影大咖在捕捉我老而彌堅的姿態。 我尷尬一笑,說:“不好意思,拉團隊的后腿了?!?/p> 攝影大咖說:“不存在這個,都是出來樂享慢生活的?!痹捯粑绰洌謾C鈴聲響了,原來有人提醒他看群。 胸牌為證,我跟他在同一個群。 于是,我也打開手機看,看后立即呼喊前面的張遐:“群里通知返回索道呢,看天,烏云壓頂,眼看就下暴雨了!” 暴雨來襲,坐進索道的我滿臉的僥幸,心里卻擔憂那成群結隊登山的人,可身邊一網絡博主說,雨中登山別有一番情趣哩! 走出索道,雨下得更大了。回望老君山,心靈好像受了一番洗禮,內心的感覺清澈而堅韌。 “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無疑是眾多游客對老君山神秘色彩的深刻印象。這印象提醒我,還要再來! 參觀欒川雞冠洞,是在雨停云散的午后。 雞冠洞,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余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內部石筍、石幔美不勝收。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 進景區大門,選擇坐了觀光車,步入溶洞。導游小姐按動墻上的開關,輕言細語講解: 據傳,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從西天和龍宮采來瓊林玉寶修造天宮。修完之后,把剩余的許多晶珠寶器送下凡界,藏在了伏牛山中這道山梁的石洞之中。為防止這些寶藏泄露,玉帝派遣天鷹下界鎮守。然而,這只天鷹與一只雄雞成了朋友,雄雞帶著其他雞群偷吃谷山的糧食,最終被發現。為了懲罰天鷹和雄雞,玉帝讓天鷹降下,抓住雞頭飛到藏寶的山洞南邊,把雞身埋在地下,只露出雞冠,變成了現在的雞冠山。而那個藏寶洞則被稱為雞冠洞,就是眼前美麗的雞冠洞。 (攝影/任紅兵 ) 邊聽邊隨導游小姐的指點移步參觀,仿佛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雞冠洞內探奇景,鐘乳石間覓仙蹤! 看那玉柱潭,石筍、石柱最為集中,其間有一潭清澈的地下池水,自然而得其名;瞧潭水的正前方多根石筍,多像一位位小仙人含笑招手列隊迎接游客,仙氣飄飄,翩若驚鴻,呈現出“金龜渡仙翁”和 “仙人晾衣”的景致。 再看那一根石筍,似一只機警的狼狗,豎著耳朵,正好它左上方的洞頂上還有一個直徑不到一米的自然通風口,向上至山頂,像明月懸于洞頂,難怪景觀合稱“天狗守月”了;再瞧溢彩殿,原來是洞內形成最早的一個洞穴,距今約6億年,地勢開闊,狀似峽谷,洞頂懸掛的鐘乳石,地面上的石筍星羅棋布、流光溢彩,谷底“老壽星”、“鱷魚拜壽”、“鯉魚跳龍門”盡收眼簾。 我看看瞧瞧、瞧瞧看看,一時被疊幃宮里的“醉酒羅漢”和“望夫石”吸引了,而一旁的“將軍石,活脫脫一位古戰場上的將軍,身披戰袍,腰佩長劍,氣度非凡,好生威武。 駐足洞天河,目睹長流不息的地下河從石縫中奔涌而出,不知來源不知去向,水聲震人耳膜,真是別有洞天??! 試問“聚仙宮”聚的什么仙?釋放想象力不難發現“西天取經”、“八仙過海”的造型,石筍形態各異,如眾仙歡聚一堂,令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追隨導游小姐的腳步來到瑤池宮,景觀之多,有“移步三景”之說,王母寶座、白玉山 、七層寶塔、絆腳石、中華第一柱 ,更有那“石牡丹”,是形體最大的一種石花,堪稱奇中之奇。 藏秀閣是洞內觀賞面積較小的一個景區。面積雖小但卻小巧玲瓏,景觀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最是那情侶石,“千年一吻”、“一吻千年”,讓人浮想聯翩…… 還有那“漫天星辰皆是你”,太有詩情畫意了! 欒川雞冠洞,無疑為一座“地下宮殿”、“溶洞寶藏”,我該如何描寫大美欒川的物華天寶呢? 欒川的美,延伸到每一處風景,連境內的山村都是山清水秀的景區。休說,欒川素有“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美稱,單說竹海野生動物園、重渡溝,也能讓人領略到意想不到的山野風光。 進竹海野生動物園,看國寶熊貓,喂小動物,賞萬畝竹海,探原始森林,不和熊貓照相,白來欒川一趟! 來重渡溝,游山水賞非遺住民宿,體驗農耕文化,感受鄉村魅力,無奈我腿腳酸痛無力,只好坐在水流潺潺的溝溪旁,卸一身疲憊,納一份清涼,手機瀏覽鳳凰網河南文旅事業部劉妍發給我的一段文字: 這個夏天,欒川聚焦山水之美、文化之韻、煙火之氣、發展之實,做實“奇境欒川·自然不同”品牌,組織邀請青年化網絡達人與資深媒體人,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用腳步丈量欒川,用鏡頭定格欒川,解讀那山,那水,那鄉舍,那街道,那美食,那人文風情和煙火市井,與你,與我,與每一個行走河南的旅者“豫見欒川之美”,“探尋欒川文化”,尋找“青年眼中的欒川”,展示“欒川慢生活圖鑒”,踏上“特色美食美宿之旅”,盡享“欒川的夜生活”,珍惜“在欒川的交友時光”,分享“欒川的親子時刻”,喊出“中原避暑到欒川”,呼吁“我為欒川代言”,細細探索欒川獨特的文旅內涵,凝聚的詩與遠方。 心想 ,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欒川,一個充滿魅力的旅游勝地,等待我再次探索、加深印象。(杜素煥)杜素煥:欒川印象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