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u003cstrong>增速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方陣\u003c/strong>\u003c/p>\u003cp>駐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是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和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城市,承擔著省委賦予的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重任。近年來,聚焦“593460”精準發力,以實干擔當開拓進取,探索出一條傳統農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打造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等一批國家級名片。\u003c/p>\u003cp>三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方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全省第14位提升至全省第6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穩居全省前列,固定資產投資和項目建設綜合考評始終居全省第一方陣。\u003c/p>\u003cp>年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以上,特別是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三年來新建改擴建基礎教育學校400余所,新增學位27萬余個,消除大班額工作居全省前列;今年高考一本上線11852人、較2021年增加5364人,清北錄取19人、較2021年增加13人,均為歷史最好成績;黃淮學院納入省屬高校管理,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平安建設考核穩居全省前列,連續10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省轄市。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u003c/p>\u003cp>\u003cstrong>產業聚勢“新新”向榮\u003c/strong>\u003c/p>\u003cp>“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駐馬店市委書記鮑常勇坦言,這些年駐馬店之所以擁有這么好的發展態勢,就是因為抓住了產業這個“硬支撐”,重點產業發展日新月異,“9+15”產業鏈群加快構建,產業集群集聚勢頭強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u003c/p>\u003cp>通過積極引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推動傳統產業迭代升級、做大做強。駐馬店農產品加工業優勢凸顯。\u003c/p>\u003cp>“我們依托每年160億斤的糧食產量,引進培育恒都、今麥郎、思念、金玉鋒、克明面業、五得利、魯花、十三香等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0多家,糧食年加工能力達到2000萬噸,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香辛料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油料生產基地。”鮑常勇說,其中,本土企業王守義十三香生產的調味品家喻戶曉;思念食品新基地,建成亞洲最大的立體冷庫,年產速凍食品35萬噸;總投資75億元的今麥郎(遂平)食品產業園,每年可生產12億包(桶)方便面;五得利遂平面粉加工項目,是全國單體日加工能力最大的面粉車間,日加工小麥5000噸;總投資106億元的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每年可加工轉化玉米600萬噸,生產淀粉、胚芽油、維生素B12等產品近20種,實現了一顆玉米“吃干榨凈”。\u003c/p>\u003cp>同時,駐馬店依托豐富的畜牧資源,大力發展畜牧屠宰加工,豬、牛、羊年屠宰能力分別達到1300萬頭、80萬頭、400萬只,肉、奶產量全省第1。服裝制鞋產業日益壯大。特別是中杰鞋業二期、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年產高端運動鞋2000多萬雙、年產值200多億元。裝備制造產業勢頭強勁。中集華駿12分鐘就能完成一臺整車下線,半掛車產量穩居全國同行業第1,全國每銷售20臺半掛車就有1臺是駐馬店生產的;恒久制動復合制動鼓產量全國第1;金鳳牧業是我國首家產品出口到歐洲的農牧設備生產企業,助力駐馬店打造全國最大的畜禽養殖設備制造基地。\u003c/p>\u003cp>\u003cstrong>強“鏈主”育龍頭創新機\u003c/strong>\u003c/p>\u003cp>駐馬店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一手強“鏈主”育龍頭,一手上項目強支撐,積極搶占新興產業發展“新賽道”。\u003c/p>\u003cp>鮑常勇介紹,針對現代醫藥產業,駐馬店謀劃建設“中國藥谷”,生物醫藥上下游生產經營企業達3200多家,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金霉素預混劑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藥發酵生產基地。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藥谷”超級工廠項目可入駐企業30多家,實現年產值超100億元、稅收10億元;天方藥業的螺旋霉素系列產品國際領先,二甲雙胍等產品穩居國內市場第1;華中正大生物基發酵丁酸轉化率全球領先;立諾制藥頭孢系列產品產量全國第1;后羿制藥生產的超級泰樂菌素填補了國內空白。電子信息產業蔚然成勢。\u003c/p>\u003cp>“我們建設7個專業園區,入駐企業400多家,產品涵蓋鋰電池、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等多個領域。”鮑常勇說,其中,總投資110億元的鵬輝電源生產的電池備受市場青睞,工商業儲能系統出貨量和戶儲鋰電池出貨量居全國前列;惠強新材“三層共擠一次成型”生產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干法隔膜產能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全國領先;中橋半導體可年產集成電路板600萬塊,目前正與浪潮、深開鴻合作打造智能終端生產基地。\u003c/p>\u003cp>駐馬店在加快構建產業生態的同時,也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商事制度改革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實現“四連升”、居全省前列,是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市、營商環境建設先進省轄市。\u003c/p>\u003cp>駐馬店作為傳統農區,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之稱,是一座“農”味十足的城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進入新發展階段后,傳統農業比重過大、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逐步顯現,已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瓶頸。\u003c/p>\u003cp>“近年來,我們牢牢扛穩省委賦予駐馬店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重任,搶抓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戰略機遇,突出‘593460’發力方向,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揚優勢,重實干求實效,書寫了傳統農區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篇’。”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躍勇說。\u003c/p>\u003cp>\u003cstrong>發力“593460”謀新篇\u003c/strong>\u003c/p>\u003cp>李躍勇表示,駐馬店立足資源稟賦,深入調查研究,匯聚各方智力,提出了“593460”發力方向和工作重點。“5”,就是圍繞揚農業優勢,深入實施“五大行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打造、畜牧業結構優化、農業功能拓展“五大行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做優做強糧食深加工和畜牧深加工兩個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u003c/p>\u003cp>“9”,就是圍繞補工業短板,以“中國藥谷”建設為突破,大力發展“九大產業集群”(裝備制造、現代食品、現代醫藥、現代化工、現代輕紡、綠色建材、節能環保、戶外休閑用品、新能源電動車“九大產業集群”)和15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u003c/p>\u003cp>“3”,就是圍繞促服務業升級,大力實施“三大計劃”(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新興服務業“三大提升計劃”),加快現代物流、文旅文創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u003c/p>\u003cp>“4”,就是圍繞強科技支撐,以“院士經濟”為牽引,深入實施“四項工程”(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四項工程”),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賦能傳統農區換道領跑。\u003c/p>\u003cp>“6”,就是圍繞激開放活力,謀劃實施“六項舉措”(建強開放載體、拓寬開放通道、拓展合作空間、擴大開放招商、辦好重大活動、優化營商環境“六項舉措”),深入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不斷拓寬開放通道,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u003c/p>\u003cp>“0”,就是圍繞增改革動力,謀劃實施“十項改革”(國資國企、黨政機構、事業單位、要素市場化配置、地方金融、投融資、民營企業、財稅、放權賦能、開發區“十項改革”),推動各項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正是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駐馬店呈現出產業集聚、轉型加快、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u003c/p>\u003cp>\u003cstrong>“產業興市”不動搖,以產業促發展\u003c/strong>\u003c/p>\u003cp>駐馬店以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國際農都”“中國藥谷”為目標,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積極融入全省“7+28+N”先進制造業鏈群建設,聚焦“六新”突破和“一轉帶三化”,緊跟產業變革趨勢,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加快形成千億級現代食品產業集群,500億級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和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逐步擺脫農產品加工業單一產業路徑依賴,開辟了發展新領域、新賽道。\u003c/p>\u003cp>同時,堅持“項目為王”不松勁,以項目筑支撐。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為主抓手,加大產業、城建、民生等領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力度,響水潭抽水蓄能電站、2×100萬千瓦火電項目等一批戰略性、帶動性強的項目納入上級規劃“盤子”,金玉鋒、鵬輝電源、平煤高效儲能等重大產業項目投產達效,青電入豫、豫南LNG應急儲備中心、馬莊鐵路物流園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重點項目建設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活力。\u003c/p>\u003cp>\u003cstrong>堅持改革賦能,創優發展環境\u003c/strong>\u003c/p>\u003cp>堅持“示范帶動”不偏向,以示范聚合力。注重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率先垂范,帶頭到一線和項目現場督進度、破難題,形成了“領導帶動抓落實、齊心協力加油干”的生動局面。\u003c/p>\u003cp>一個地方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駐馬店全面落實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企業服務機制,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企業在駐馬店投資的信心決心和追加投資的強烈意愿。\u003c/p>\u003cp>圍繞打造安全社會環境,推動“三零”創建和安全穩定“四大活動”不斷深化,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領域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大局呈現和諧穩定新局面。\u003c/p>\u003cp>(來源:河南發布)\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10-24 11:46:06","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駐馬店,全省,產業,產業集群,高質量,基地,項目,新興產業,全國,營商","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玉米經“七十二變”后成為玉米淀粉、玉米纖維、蛋白粉和麥芽糖,吃干榨凈的同時價值翻番;從“一塊電池”到“一個集群”,新能源產業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精彩蝶變;在“農”字上下功夫,圍繞“農”字做文章,駐馬店被省委賦予“國際農都”新的戰略定位……10月23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駐馬店專場新聞發布會。 增速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駐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是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和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城市,承擔著省委賦予的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重任。近年來,聚焦“593460”精準發力,以實干擔當開拓進取,探索出一條傳統農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打造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等一批國家級名片。 三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方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全省第14位提升至全省第6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穩居全省前列,固定資產投資和項目建設綜合考評始終居全省第一方陣。 年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以上,特別是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三年來新建改擴建基礎教育學校400余所,新增學位27萬余個,消除大班額工作居全省前列;今年高考一本上線11852人、較2021年增加5364人,清北錄取19人、較2021年增加13人,均為歷史最好成績;黃淮學院納入省屬高校管理,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平安建設考核穩居全省前列,連續10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省轄市。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產業聚勢“新新”向榮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駐馬店市委書記鮑常勇坦言,這些年駐馬店之所以擁有這么好的發展態勢,就是因為抓住了產業這個“硬支撐”,重點產業發展日新月異,“9+15”產業鏈群加快構建,產業集群集聚勢頭強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通過積極引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推動傳統產業迭代升級、做大做強。駐馬店農產品加工業優勢凸顯。 “我們依托每年160億斤的糧食產量,引進培育恒都、今麥郎、思念、金玉鋒、克明面業、五得利、魯花、十三香等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0多家,糧食年加工能力達到2000萬噸,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香辛料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油料生產基地。”鮑常勇說,其中,本土企業王守義十三香生產的調味品家喻戶曉;思念食品新基地,建成亞洲最大的立體冷庫,年產速凍食品35萬噸;總投資75億元的今麥郎(遂平)食品產業園,每年可生產12億包(桶)方便面;五得利遂平面粉加工項目,是全國單體日加工能力最大的面粉車間,日加工小麥5000噸;總投資106億元的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每年可加工轉化玉米600萬噸,生產淀粉、胚芽油、維生素B12等產品近20種,實現了一顆玉米“吃干榨凈”。 同時,駐馬店依托豐富的畜牧資源,大力發展畜牧屠宰加工,豬、牛、羊年屠宰能力分別達到1300萬頭、80萬頭、400萬只,肉、奶產量全省第1。服裝制鞋產業日益壯大。特別是中杰鞋業二期、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年產高端運動鞋2000多萬雙、年產值200多億元。裝備制造產業勢頭強勁。中集華駿12分鐘就能完成一臺整車下線,半掛車產量穩居全國同行業第1,全國每銷售20臺半掛車就有1臺是駐馬店生產的;恒久制動復合制動鼓產量全國第1;金鳳牧業是我國首家產品出口到歐洲的農牧設備生產企業,助力駐馬店打造全國最大的畜禽養殖設備制造基地。 強“鏈主”育龍頭創新機 駐馬店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一手強“鏈主”育龍頭,一手上項目強支撐,積極搶占新興產業發展“新賽道”。 鮑常勇介紹,針對現代醫藥產業,駐馬店謀劃建設“中國藥谷”,生物醫藥上下游生產經營企業達3200多家,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金霉素預混劑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藥發酵生產基地。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藥谷”超級工廠項目可入駐企業30多家,實現年產值超100億元、稅收10億元;天方藥業的螺旋霉素系列產品國際領先,二甲雙胍等產品穩居國內市場第1;華中正大生物基發酵丁酸轉化率全球領先;立諾制藥頭孢系列產品產量全國第1;后羿制藥生產的超級泰樂菌素填補了國內空白。電子信息產業蔚然成勢。 “我們建設7個專業園區,入駐企業400多家,產品涵蓋鋰電池、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等多個領域。”鮑常勇說,其中,總投資110億元的鵬輝電源生產的電池備受市場青睞,工商業儲能系統出貨量和戶儲鋰電池出貨量居全國前列;惠強新材“三層共擠一次成型”生產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干法隔膜產能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全國領先;中橋半導體可年產集成電路板600萬塊,目前正與浪潮、深開鴻合作打造智能終端生產基地。 駐馬店在加快構建產業生態的同時,也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商事制度改革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實現“四連升”、居全省前列,是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市、營商環境建設先進省轄市。 駐馬店作為傳統農區,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之稱,是一座“農”味十足的城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進入新發展階段后,傳統農業比重過大、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逐步顯現,已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瓶頸。 “近年來,我們牢牢扛穩省委賦予駐馬店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重任,搶抓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戰略機遇,突出‘593460’發力方向,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揚優勢,重實干求實效,書寫了傳統農區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篇’。”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躍勇說。 發力“593460”謀新篇 李躍勇表示,駐馬店立足資源稟賦,深入調查研究,匯聚各方智力,提出了“593460”發力方向和工作重點。“5”,就是圍繞揚農業優勢,深入實施“五大行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打造、畜牧業結構優化、農業功能拓展“五大行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做優做強糧食深加工和畜牧深加工兩個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9”,就是圍繞補工業短板,以“中國藥谷”建設為突破,大力發展“九大產業集群”(裝備制造、現代食品、現代醫藥、現代化工、現代輕紡、綠色建材、節能環保、戶外休閑用品、新能源電動車“九大產業集群”)和15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3”,就是圍繞促服務業升級,大力實施“三大計劃”(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新興服務業“三大提升計劃”),加快現代物流、文旅文創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 “4”,就是圍繞強科技支撐,以“院士經濟”為牽引,深入實施“四項工程”(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四項工程”),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賦能傳統農區換道領跑。 “6”,就是圍繞激開放活力,謀劃實施“六項舉措”(建強開放載體、拓寬開放通道、拓展合作空間、擴大開放招商、辦好重大活動、優化營商環境“六項舉措”),深入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不斷拓寬開放通道,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0”,就是圍繞增改革動力,謀劃實施“十項改革”(國資國企、黨政機構、事業單位、要素市場化配置、地方金融、投融資、民營企業、財稅、放權賦能、開發區“十項改革”),推動各項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正是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駐馬店呈現出產業集聚、轉型加快、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產業興市”不動搖,以產業促發展 駐馬店以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國際農都”“中國藥谷”為目標,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積極融入全省“7+28+N”先進制造業鏈群建設,聚焦“六新”突破和“一轉帶三化”,緊跟產業變革趨勢,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加快形成千億級現代食品產業集群,500億級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和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逐步擺脫農產品加工業單一產業路徑依賴,開辟了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同時,堅持“項目為王”不松勁,以項目筑支撐。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為主抓手,加大產業、城建、民生等領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力度,響水潭抽水蓄能電站、2×100萬千瓦火電項目等一批戰略性、帶動性強的項目納入上級規劃“盤子”,金玉鋒、鵬輝電源、平煤高效儲能等重大產業項目投產達效,青電入豫、豫南LNG應急儲備中心、馬莊鐵路物流園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重點項目建設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活力。 堅持改革賦能,創優發展環境 堅持“示范帶動”不偏向,以示范聚合力。注重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率先垂范,帶頭到一線和項目現場督進度、破難題,形成了“領導帶動抓落實、齊心協力加油干”的生動局面。 一個地方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駐馬店全面落實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企業服務機制,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企業在駐馬店投資的信心決心和追加投資的強烈意愿。 圍繞打造安全社會環境,推動“三零”創建和安全穩定“四大活動”不斷深化,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領域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大局呈現和諧穩定新局面。 (來源:河南發布)產業集群向“新”行!駐馬店“國際農都”農味豫濃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