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黃河職工在表演黃河號子。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u003c/p>\u003cp>“嘿呦……嘿呦……”\u003c/p>\u003cp>“黃河號子”是當年治黃人干活時的勞動號子,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孟州河務局對“黃河號子”進行收集、整理,多次赴系統內外展演,連續登上紀念人民治黃60周年和70周年晚會舞臺。他們還將“黃河號子”作為孟州黃河文化苑特色表演項目,讓這朵黃河文化奇葩展示出它永恒的魅力。\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44/86B202DEDE254A2BBA45786A89EAC81860237C8A_size231_w867_h565.jpg\" alt=\"莫溝村民宿。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莫溝村民宿。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u003c/p>\u003cp>莫溝村位于孟州市西虢鎮汶水河畔,北依太行,南濱黃河,三面環溝,背靠順澗水庫。\u003c/p>\u003cp>近年來,莫溝村堅持黨建引領、生態優先、產業支撐,探索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孟州模式”,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u003c/p>\u003cp>莫溝村依據獨特的溝壑地貌和立體式的空間結構,強化標識構筑,形成了“一軸一帶一環六區”的產業布局,重點推進以采摘、觀光為主的主題游樂區,以鄉愁、窯洞為主的民宿體驗區等區域建設,深度開發文旅精品線路,推動了產村一體融合發展。\u003c/p>\u003cp>莫溝村還利用原有的南太行窯洞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窯洞民宿集群,塑造了望舒民宿、菊園等特色精品窯洞民宿,窯洞民宿已成為“老家莫溝”新的焦點,節假日入住率達90%以上。\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44/1726079866B30B70273B731DB0CE44869998BF6E_size252_w867_h584.jpg\" alt=\"人民勝利渠渠首。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人民勝利渠渠首。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u003c/p>\u003cp>人民勝利渠是新中國第一個引黃灌溉工程,1952年3月第一期工程勝利竣工,4月12日舉行了放水典禮,宣告了新中國黃河治理初戰告捷,在國內和國際上均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u003c/p>\u003cp>人民勝利渠渠首位于武陟縣城東南20公里的黃河岸邊,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48.8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18.09萬畝,受益地區包括新鄉、焦作、安陽3市的九個縣(市、區),共計47個鄉(鎮),總人口115.87萬人。\u003c/p>\u003cp>人民勝利渠開灌至今,各級機關、大專院校、社會團體、當地群眾等,每年有萬余人次來參觀學習交流。人民勝利渠積極開展水情教育主題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u003c/p>\u003cp>渠首向北4公里,一座輝煌的清代建筑群巍然聳立,屋檐高挑,湖藍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44/33C42C82BEAA9BE739C62B5A3D7D55C4CEB246B9_size187_w867_h577.jpg\" alt=\"嘉應觀。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嘉應觀。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u003c/p>\u003cp>嘉應觀,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雍正皇帝為紀念在武陟修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不惜耗資288萬兩白銀仿北京故宮建造的淮黃諸河龍王廟,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科學、歷史、藝術價值極高的黃河河神廟。\u003c/p>\u003cp>嘉應觀承載了厚重的黃河歷史文化,也是一所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博物館。\u003c/p>\u003cp>近年來,嘉應觀黃河文化博物館充分挖掘區位和資源優勢,講好“黃河故事”,利用原有古建筑對院內進行了布展,中院以“瞻仰”為主題,帶我們回望歷史長河,追尋先賢足跡,學習勤政擔當,感悟人民偉力;東跨院河道衙署以“千秋治河”為主題,展示黃河作為母親河的文化內涵,以及千年治黃歷史中產生的治河方略、治河工程;西跨院道臺衙署以“大河安瀾”為主題,從新中國辦好黃河的事情入手,展示人民治黃的偉大成就。\u003c/p>\u003cp>同時,當地還通過主題雕塑、治黃碑刻、治水工具、非遺項目等集研學、教育、科普為一體的文化活動空間,力爭將嘉應觀打造成為有高度、有厚度、有溫度、有亮度的黃河文化高地、治黃成就平臺、感恩黃河圣地。\u003c/p>\u003cp>賦予文物古跡新時代文化內涵,把水利工程打造成科普教育基地,把沿黃古村落改造成留住鄉愁的旅游景點……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河南焦作,提供了一個又一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鮮活范例。(來源:人民網 記者 王玉興)\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10-28 08:42:44","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黃河,民宿,黨建,堤防,人民網,窯洞,孟州,大河,號子,河南焦作","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原標題:央媒看河南丨河南焦作:大河奔流氣象新 大河出王屋,奔流向東,河左,懷慶府故地,一馬平川,沃野千里。秋日陽光煦暖,冬小麥剛剛種下,田地呈現出耀眼的土黃色。 孟州市中曹坡,黃河北岸堤防零公里起點,從這里開始,大堤伴隨著母親河逶迤向東,護佑著沿河百姓的平安和諧。 2023年6月,孟州市黃河左岸零公里“堤防文化長廊”項目建設完成,對古代堤防、現代堤防、文化堤防、焦作堤防等內容進行深度闡釋,謳歌了披瀝千年風云的黃河大堤,見證中華民族與洪水抗爭的奮斗歷程,書寫了一部厚重的黃河堤防文化史。 距此不遠,黃河左岸有一道長5.19千米的控導工程,這就是始建于1974年10月的孟州黃河開儀控導工程,發揮著控導河勢、護灘保堤、保護灘區移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作用。 為進一步彰顯黃河文化的無窮魅力,2003年7月,孟州河務局依托該控導工程精心打造建設了孟州黃河文化苑。 2019年以來,該局堅持把“黨建+黃河文化”引領作為推動苑區提質升級的“紅色引擎”,融合黃河水利基層黨建示范帶建設要求,大力構建“黨建+”文化展示傳承體系,統籌建設集黨建、治黃、法治、地方特色等豐富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黃河文化研學實踐基地。 黃河職工在表演黃河號子。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嘿呦……嘿呦……” “黃河號子”是當年治黃人干活時的勞動號子,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孟州河務局對“黃河號子”進行收集、整理,多次赴系統內外展演,連續登上紀念人民治黃60周年和70周年晚會舞臺。他們還將“黃河號子”作為孟州黃河文化苑特色表演項目,讓這朵黃河文化奇葩展示出它永恒的魅力。 莫溝村民宿。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莫溝村位于孟州市西虢鎮汶水河畔,北依太行,南濱黃河,三面環溝,背靠順澗水庫。 近年來,莫溝村堅持黨建引領、生態優先、產業支撐,探索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孟州模式”,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莫溝村依據獨特的溝壑地貌和立體式的空間結構,強化標識構筑,形成了“一軸一帶一環六區”的產業布局,重點推進以采摘、觀光為主的主題游樂區,以鄉愁、窯洞為主的民宿體驗區等區域建設,深度開發文旅精品線路,推動了產村一體融合發展。 莫溝村還利用原有的南太行窯洞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窯洞民宿集群,塑造了望舒民宿、菊園等特色精品窯洞民宿,窯洞民宿已成為“老家莫溝”新的焦點,節假日入住率達90%以上。 人民勝利渠渠首。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人民勝利渠是新中國第一個引黃灌溉工程,1952年3月第一期工程勝利竣工,4月12日舉行了放水典禮,宣告了新中國黃河治理初戰告捷,在國內和國際上均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人民勝利渠渠首位于武陟縣城東南20公里的黃河岸邊,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48.8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18.09萬畝,受益地區包括新鄉、焦作、安陽3市的九個縣(市、區),共計47個鄉(鎮),總人口115.87萬人。 人民勝利渠開灌至今,各級機關、大專院校、社會團體、當地群眾等,每年有萬余人次來參觀學習交流。人民勝利渠積極開展水情教育主題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渠首向北4公里,一座輝煌的清代建筑群巍然聳立,屋檐高挑,湖藍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輝。 嘉應觀。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嘉應觀,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雍正皇帝為紀念在武陟修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不惜耗資288萬兩白銀仿北京故宮建造的淮黃諸河龍王廟,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科學、歷史、藝術價值極高的黃河河神廟。 嘉應觀承載了厚重的黃河歷史文化,也是一所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博物館。 近年來,嘉應觀黃河文化博物館充分挖掘區位和資源優勢,講好“黃河故事”,利用原有古建筑對院內進行了布展,中院以“瞻仰”為主題,帶我們回望歷史長河,追尋先賢足跡,學習勤政擔當,感悟人民偉力;東跨院河道衙署以“千秋治河”為主題,展示黃河作為母親河的文化內涵,以及千年治黃歷史中產生的治河方略、治河工程;西跨院道臺衙署以“大河安瀾”為主題,從新中國辦好黃河的事情入手,展示人民治黃的偉大成就。 同時,當地還通過主題雕塑、治黃碑刻、治水工具、非遺項目等集研學、教育、科普為一體的文化活動空間,力爭將嘉應觀打造成為有高度、有厚度、有溫度、有亮度的黃河文化高地、治黃成就平臺、感恩黃河圣地。 賦予文物古跡新時代文化內涵,把水利工程打造成科普教育基地,把沿黃古村落改造成留住鄉愁的旅游景點……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河南焦作,提供了一個又一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鮮活范例。(來源:人民網 記者 王玉興)河南焦作:大河奔流氣象新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