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 > 要聞 > 正文

甲骨文成蛇年文創日歷熱門元素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發布主題和主標識。乙巳蛇年春晚將以“巳(sì)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與全球華人相約除夕、歡度農歷新年。

“巳”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胎兒,也可能是一種求子之祭,引申指后嗣。《玉篇》中以“嗣”來解釋“巳”,代表子嗣綿延、接續繼承之意。央視春晚主標識將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變化為“靈蛇吐信”造型,再對稱反轉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態。

很多網友評論,看了這屆春晚的主題、主標識,不僅感受到濃郁的年味,還被甲骨文帶來的中式美學狠狠驚艷到。

2024年,是殷墟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5周年。要說今年什么文化元素最火,無疑就是甲骨文。從“破譯一個甲骨文,可獲得10萬元獎勵”,到殷墟博物館上新的“大邑商文創冰淇淋”“婦好仲夏夢咖啡”等文創美食顏值與美味并存,再到春晚甲骨文元素引發全網期待,甲骨文穿越數千年煥發時代光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近它、愛上它。

臨近年末,文創日歷又沖上了各大電商平臺熱銷榜,甲骨文也成為文創日歷的熱門元素。

河南日報社“了不起的甲骨文”專班推出一部“甲骨文詩經日歷”。日歷以紅色為底,腰封通體青綠,古色古香;楷書“甲骨文”三個大字端居右上方,旁邊是小字“詩經日歷”,下方印有“2025農歷乙巳年”字樣,整本日歷輕巧精美。

河南日報社新聞出版部編輯竇曉雪是甲骨文詩經日歷的主創之一,她介紹,日歷腰封的設計靈感來源是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外墻,“從殷墟博物館(新館)外立面提取出的顏色,我們把它命名為‘青銅綠’。在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時,《河南日報》推出了請柬特刊,就是用青銅綠作為封面主色調,未來這個色彩也會用到我們其他與甲骨文相關的文創設計中。”

“甲骨文詩經日歷”最大的亮點,是甲骨文、詩經和古畫三個傳統文化元素的碰撞。使用者每翻開新的一頁,便能看到《詩經》中或激昂、或婉約、或質樸的詩句通過甲骨文填字的形式呈現;另一側的古畫或是淡雅的山水畫卷,或是細膩的人物肖像,或是充滿生機的花鳥圖繪,使用者可以在日常翻閱中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

日歷內頁設置了填字游戲形式的互動環節。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中“河”字位置留有空白,使用者可在此填寫其甲骨文寫法。填寫后,需要動手刮開才能知曉答案,增加了探索的趣味性,幫助人們輕松記住甲骨文字形態。

“我們希望日歷不只是一個看時間的工具,也能成為一個‘時尚文玩’。”竇曉雪說,日歷采用翻頁式而非撕頁式,也讓其更具有收藏紀念價值,希望借這部“甲骨文詩經日歷”進一步推動甲骨文的大眾化傳播。

青禾紀是一家以紙質類文具產品為主導的原創設計品牌,每年都會推出各式各樣的文玩日歷、手賬本冊。今年,青禾紀也推出一款名為“如果甲骨文會說話”的甲骨文主題臺歷。

臺歷內頁字形有趣的甲骨文被添上了現代漢語元素,用“猜字”的形式加深使用者對于字形的記憶。內頁給出的現代漢語提示包括網絡熱梗、常用詞匯等多種形式;每月設置有一個總結環節,使用者可以通過自己解謎的甲骨文來造句或是繪畫,可謂一種“古文新玩”。

青禾紀甲骨文日歷設計師李玲告訴記者,“如果甲骨文會說話”臺歷目前銷量在1萬本左右,通過曬單評論可以看出,使用者很喜愛甲骨文及這種新潮的推廣方式。

“甲骨文取材于生活,文字由動作、形態演變而來,字形生動有趣,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我們只是‘甲骨文的搬運工’。希望能通過這本小小的日歷,讓大眾感受甲骨文的魅力。”李玲說。(記者 孟月)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