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力拼經濟 決勝全年紅丨安陽完成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全產業鏈貫通 “氫”裝上陣 逐綠而行
11月21日,未勢利源車載液氫系統生產線在安陽市順利投產,填補了我省車載液氫系統生產線空白,為該市打造氫能創新生態體系、氫能源車示范應用標桿城市提供有力支撐。這條生產線有哪些核心技術?應用前景如何?12月9日,記者來到位于安陽市殷都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項目車間進行實地探訪。
未勢利源(安陽)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由長城控股集團旗下未勢能源科技公司和河南利源集團合作成立,廠房面積6000平方米,擁有企業成果展廳、智能化生產線、燃電下線測試、品質間等多個功能分區。該項目一期投建了車載液氫系統生產線,今年9月已具備試制能力,同步投建了儲氫系統生產線和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線各一條。
一進車間,亮銀色的地面就給人帶來滿滿的科技感。
“什么是車載液氫系統?”記者問。
“簡單說,就是用液氫替代傳統的燃油作為燃料,驅動車輛行進。”未勢利源氫系統開發部技術經理秦海兵介紹。
走到一個直徑1米多的銀色大罐子旁,秦海兵說:“這就相當于傳統車輛的油箱。但我們這個箱儲的不是燃油,而是液態氫,專門為裝載在車內的氫燃料電池輸送氫,能攜帶1350升液氫。”
據介紹,車載液氫系統搭載于氫能重載車輛,使得氫能重載車輛續航從當前300公里左右提升至800公里以上,滿足重載車輛長途續航和干線運輸的需求。該企業生產的液氫氣瓶就是為氫燃料電池輸送氫氣的設備系統,該生產線最大可制造氣瓶容積達1500升,并預留擴容空間。
“這個產品領先的是超低溫存儲技術,溫度到零下253℃,應用在中重型貨車的長距離道路運輸。目前國內掌握這種技術的廠家屈指可數,我們擁有河南省唯一生產線。”秦海兵告訴記者,企業已接到了一些研發測試類訂單,正在正常執行。
據了解,未勢利源氫能全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31.6億元,包括液氫工廠、液氫實驗室、核心零部件、綜合能源站、車輛運營平臺、研發中心等主要建設內容,將氫能產業“制—儲—運—加—應用”全產業“穿珠成鏈”,實現產業全方位布局。液氫氣瓶生產線二期計劃于2025年年初投產,屆時年產能達到4000臺套,年產值可達到6億元。
近年來,安陽市圍繞現代化區域中心強市建設,大力實施“十大戰略”,強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在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方面,安陽市從無到有,目前已經打通了從制氫、加氫到車輛制造、車輛運營的完整產業鏈條,完成了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全產業鏈貫通。
“未來安陽將依托工業副產氫資源優勢及可再生能源制氫基礎,以河南城市群‘氫源供給基地’為定位,形成氫能制取、儲存運輸和加注供給網絡,推動氫能在汽車行業、家用能源、工業能源等領域的應用,積極向周邊地區輻射推廣,形成多領域、跨區域氫能應用示范效應,建成‘氫能之都’。”安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李林 楊之甜)
記者手記
提起氫能產業,不少人會感到意外,重工業城市安陽如今也躍進“氫”時代。目前,安陽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生態。
在采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安陽市“敢”字當頭的干勁兒。面對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環境治理的陣痛,安陽把破局的關鍵放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上,聚力打造“12×5×9”重點產業矩陣,將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高位嫁接,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氫能產業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安陽的敢想敢為不是空想蠻干,而是牢牢把握當地優勢資源,與國家戰略精準對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安陽市將自身資源“吃干榨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積極推進車輛多場景示范應用,加強技術研發和產業鏈培育,構建了良好的產業生態。
面對新能源產業的巨大發展機遇,安陽已經站到了“風口”,眼下需要當地黨員干部拿出善作善成的真本領,迎接更多的項目落子布局,共贏“氫”時代。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