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汝陽縣十八盤鄉紀委書記宋俊樂(左)深入蒿坪村香菇大棚與村黨支部書記常新慧察看香菇長勢 黃紅立攝\u003c/p>\u003cp>12月26日,汝陽縣十八盤鄉蒿坪村,冬寒料峭。\u003c/p>\u003cp>蒿坪村11個村民小組分布在30余架山嶺間,林多地少,220余戶群眾中,有60余戶參與香菇種植。\u003c/p>\u003cp>蒿坪村黨群服務中心旁邊的香菇烘干車間里,溫暖如春。十幾位老人熟練地用剪刀把香菇菌帽與菌柄分離,并進行分揀。\u003c/p>\u003cp>60歲的陳銀行是唯一的男性:“我有氣管炎,不能干重活,在家門口剪香菇,一天掙個五六十塊錢,可不少!”\u003c/p>\u003cp>談起村里的變化,陳銀行說:“這個新支書中!不怕得罪人,拆了違建、修了路、裝上了路燈、建起了鄉里中心,干實事!”\u003c/p>\u003cp>陳銀行說的新支書叫常新慧,原來是村監委委員。\u003c/p>\u003cp>2023年年底,原村黨支部書記主動辭職,蒿坪村被汝陽縣委組織部列為軟弱渙散村。\u003c/p>\u003cp>經過組織考察,34歲的常新慧擔任村黨支部書記。\u003c/p>\u003cp>“以前干監委委員就是一個打下手的活兒,黨支部分任務就干,不操心!”常新慧說,剛接任黨支部書記,一時間不知道干啥。\u003c/p>\u003cp>上級黨組織有辦法。\u003c/p>\u003cp>《汝陽縣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實施方案》顯示:對能力不足、缺乏經驗的黨支部書記,通過導師幫帶、集中培訓、觀摩學習等方式,提高其工作本領。\u003c/p>\u003cp>常新慧的幫帶導師有3個,一個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楠,一個是鄉紀委書記宋俊樂,另一個是鄉環保辦的優秀黨員李延樂。\u003c/p>\u003cp>“組織部部長親自幫帶、鄉紀委書記手把手教、優秀黨員駐村幫扶,我干不好會很丟人,必須干好!”常新慧說。\u003c/p>\u003cp>今年4月,常新慧抓住上級幫扶的機會,開始了他的“破題之作”——修路。\u003c/p>\u003cp>村里1100米的水泥路僅有3.5米寬,但左一個鐵皮房,右一個活動房,有商店,有廚房,12家違建,形象差不說,安全隱患多,群眾意見大。\u003c/p>\u003cp>拆違建,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u003c/p>\u003cp>村黨支部副書記帶頭讓兒媳婦拆了違建,常新慧沖上去剪了親舅家違建的電線。\u003c/p>\u003cp>短短一個月,1100米長、6.5米寬,帶有人行步道、太陽能路燈的柏油路全新呈現。\u003c/p>\u003cp>路通心暢。村里又建起了鄉里中心,村里的小孩有了室內游樂場、老人有了下棋打牌的場所、愛打鼓愛跳舞的中年婦女有了室內練習場、創業的年輕人有了直播間。\u003c/p>\u003cp>“通過考察,蒿坪村又引進了花菇新品種,花菇菌棒成活率高達99%,明年將引導菇農實行花菇、香菇‘兩菇輪作’生產模式。”常新慧說,“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我要申請縣委組織部給俺村摘掉!”\u003c/p>\u003cp>像蒿坪村這樣的軟弱渙散村,汝陽縣共有13個。\u003c/p>\u003cp>怎么整頓?對癥下藥!\u003c/p>\u003cp>李楠說:“我們的五劑良方是:選好支部書記、派強整頓力量、解決突出問題、發展特色產業、建強兩類組織?!盶u003c/p>\u003cp>縣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要走遍所有整頓村;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將分包的整頓村作為支部聯系點,每月至少到村1次,指導推動整頓;鎮黨委書記要分包聯系整頓村。\u003c/p>\u003cp>完成一個、驗收一個、退出一個。\u003c/p>\u003cp>\u003cstrong>網格化服務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u003c/strong>\u003c/p>\u003cp>農民是鄉村的主人,也是治理的主體。\u003c/p>\u003cp>12月27日,汝陽縣內埠鎮雙泉村,51歲的吳麗鳥正在幫街道衛生員清掃落葉。\u003c/p>\u003cp>吳麗鳥是該村黨支部任命的副網格長,群眾叫她“街長”。\u003c/p>\u003cp>《汝陽縣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實施方案》規定,網格長的職責是采集基礎信息、收集社情民意、開展便民服務、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政策法規宣傳和民生服務等工作。\u003c/p>\u003cp>雙泉村有26條街道,黨支部將全村劃為26個網格,村干部和黨員擔任網格長,副網格長清一色都是“花木蘭”,而且是村里表彰的“好媳婦”“好婆婆”。\u003c/p>\u003cp>“‘好媳婦’‘好婆婆’是孝親敬老的道德標兵,熱心勤勞、說話辦事公正有威望,最適合當副網格長?!贝妩h支部書記劉訓通說。\u003c/p>\u003cp>劉訓通的話有例證:鄉里中心的助老食堂建起后,本想聘請廚師給做飯,但費用大。副網格長們聽說后,主動要求給老人們義務做飯,因為報名人數太多,村里只好排班做公益。\u003c/p>\u003cp>雙泉村是汝陽縣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縮影。\u003c/p>\u003cp>汝陽縣根據中部片區、南部山區、北部片區的不同特點,對行政村(社區)原則上以一個或多個自然村(村民小組)為單元進行科學劃分網格。同時堅持村民居住連片、便于就近管理的原則,對村組網格進行優化整合,推動基層黨建、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各類基層網格實現多網合一,著力構建“一網多能、一格多能、一崗多責”的網格化治理模式。\u003c/p>\u003cp>目前,在汝陽,形成了“村黨總支+網格黨支部+自然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基本覆蓋全縣13個鄉鎮(街道)220個村(社區)。\u003c/p>\u003cp>汝陽的網格化服務,把黨建、產業、治理等具體工作,引入數字化管理平臺,賦予鄉村治理高效能,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新動能。\u003c/p>\u003cp>馬蘭河畔的三屯鎮東保村是汝陽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集村,全村4840余人,原有的23個村民小組被劃分為6個片區、18個網格,土地統一收歸集體集中耕種管理。東保村不僅興建了養牛場、食用菌種植基地,還引入鄉村運營公司合作打造農文旅綜合體“稻田小鎮”。\u003c/p>\u003cp>“稻田小鎮”占地1000余畝,秋種油菜、夏種旱稻。小花菇樂園、小黃牛萌寵園、草坪營地、升空熱氣球、觀光小火車、觀光自行車、美食小吃車等項目全部入駐東保村數字化鄉村運營平臺。\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01/3295F8E8E306D95D5056F694209D6839C7113531_size992_w2463_h1405.jpg\" alt=\"微信圖片_20241230092102.jpg\" />\u003c/p>\u003cp>汝陽縣三屯鎮東保村“稻香小鎮”舉辦的“稻田音樂節” 康紅軍攝\u003c/p>\u003cp>每個項目獨立核算,村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入股,根據股東會約定的比例即時分紅,3秒到賬。入股村民通過手機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項目每筆的收入。\u003c/p>\u003cp>汝陽縣數字化賦能網格化服務鄉村產業已在包括東保村在內的14個村展開,共運營215個項目。\u003c/p>\u003cp>如今的東保村是汝陽縣第一批“五星”支部村,村集體年收入突破500萬元。\u003c/p>\u003cp>集體經濟富裕,群眾幸福指數步步高:孩子上幼兒園免費;考上重點高中、大學的學生每人給予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獎勵;為45歲以上的群眾購買養老保險;對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老年補貼;村民大病有救助、喪葬有補貼。\u003c/p>\u003cp>東保村老百姓的說法是:從小管到老!\u003c/p>\u003cp>\u003cstrong>黨員干部聯戶 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u003c/strong>\u003c/p>\u003cp>12月27日,汝陽縣城關鎮杜鵑社區,單元樓外立面已經粉刷一新,垃圾桶擺放都井井有條。\u003c/p>\u003cp>去年,這里還是一團亂麻。\u003c/p>\u003cp>杜鵑社區位于汝陽縣城中心區域,面積1.25平方公里,3420余戶13470余人,有46幢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單位家屬院,涉及36家企事業單位,居民構成復雜。\u003c/p>\u003cp>九龍治水,各管各。圍墻,小院,煤球房、雜物間,你家占一寸,我家占一尺,各自為政,矛盾不斷,政府頭疼,群眾不滿,社區變成了“城市傷疤”。\u003c/p>\u003cp>怎么治理?\u003c/p>\u003cp>汝陽縣委辦公室是牽頭單位,政法、城建、工信、農業農村等部門是分包單位,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和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同時在社區展開。\u003c/p>\u003cp>汝陽縣委組織部和縣直工委專門行文,建立了縣直機關黨組織服務社區建設、在職黨員服務社區居民群眾的“雙服務雙報道”機制。\u003c/p>\u003cp>一網雙聯,多網合一。\u003c/p>\u003cp>城建立項舊城改造;涉及單位主動拆除圍墻和大門;工信部門短時間內將“飛線”橋架;燃氣暖氣通了;黨建服務中心升級為鄰里中心,托幼養老等服務一應俱全。\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01/1428FA487440981D5B8BC7F84D09D279EC61346D_size1260_w2048_h1536.jpg\" alt=\"微信圖片_20241230092107.jpg\" />\u003c/p>\u003cp>汝陽縣城關鎮杜鵑社區井井有條 黃紅立攝\u003c/p>\u003cp>66歲的獨居老人趙萍是社區黨支部書記孟彥鑫聯系的群眾。\u003c/p>\u003cp>送飯、辦低保、送醫送藥,孟彥鑫問寒問暖的貼心服務感動了趙萍。動員拆除違建,趙萍第一個支持,親手推掉了幾十年的煤球房。\u003c/p>\u003cp>在汝陽,黨員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時時有創新。\u003c/p>\u003cp>三屯鎮按照“走村不漏戶、隨處見干部”的要求,重點做到“五必訪、五必記”,即紅白喜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變故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意外災害必訪,生活困難必記、致富難題必記、鄰里糾紛必記、意見建議必記、信訪問題必記。\u003c/p>\u003cp>數字為據:2024年以來,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建立黨支部聯系點34個,化解各類矛盾428起,協調解決問題152個;全縣149名鄉鎮干部普遍聯系群眾1145戶,聯系服務群眾4萬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600余條,解決實際問題或化解矛盾760個。\u003c/p>\u003cp>汝陽縣黨員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化,讓全縣1.1萬名黨員,走出機關,沉到一線,聯系群眾11.4萬戶,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u003c/p>\u003cp>干部靠前“真動”,群眾內心“主動”?!耙缓巳睅е澳嗤廖秲骸钡泥l村治理實踐,深入人心,農民主體更加突出,活力滿滿、悠然祥和、和諧有序的汝陽鄉村善治畫卷日漸清晰。\u003c/p>\u003cp>來源: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紅立)\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勝男","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12-30 14:30:04","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鄉村,網格,黨支部,黨員,群眾,汝陽,汝陽縣,書記,黨建,香菇","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汝陽:鄉村勁吹善治新風
    河南
    河南 > 地市 > 洛陽 > 正文

    汝陽:鄉村勁吹善治新風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

    “汝陽自古崇文尚禮、民風淳樸,近年來,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汝陽的鄉村治理必須破解新問題、找到新路子?!比觋柨h委書記趙紅藝說,以善治之道破解難題,必須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農民主體性,把富民作為關鍵根本。

    今年以來,汝陽縣以“基層治理攻堅年”為契機,結合“五星”支部創建,以聚焦富民增收為民生根本,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辦實事、做好事,創新構建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常態化、村(社區)服務管理網格化、黨員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化的“一核三化”鄉村治理體系。

    示范引領、全面推進,鄉村善治,在汝陽蔚然成風。

    五劑良方 讓基層黨組織強筋壯骨

    汝陽是國家級出口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河南省十大食用菌基地縣,所產香菇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名錄。十八盤鄉有“香菇小鎮”的美稱。

    微信圖片_20241230092100.jpg

    汝陽縣十八盤鄉紀委書記宋俊樂(左)深入蒿坪村香菇大棚與村黨支部書記常新慧察看香菇長勢 黃紅立攝

    12月26日,汝陽縣十八盤鄉蒿坪村,冬寒料峭。

    蒿坪村11個村民小組分布在30余架山嶺間,林多地少,220余戶群眾中,有60余戶參與香菇種植。

    蒿坪村黨群服務中心旁邊的香菇烘干車間里,溫暖如春。十幾位老人熟練地用剪刀把香菇菌帽與菌柄分離,并進行分揀。

    60歲的陳銀行是唯一的男性:“我有氣管炎,不能干重活,在家門口剪香菇,一天掙個五六十塊錢,可不少!”

    談起村里的變化,陳銀行說:“這個新支書中!不怕得罪人,拆了違建、修了路、裝上了路燈、建起了鄉里中心,干實事!”

    陳銀行說的新支書叫常新慧,原來是村監委委員。

    2023年年底,原村黨支部書記主動辭職,蒿坪村被汝陽縣委組織部列為軟弱渙散村。

    經過組織考察,34歲的常新慧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以前干監委委員就是一個打下手的活兒,黨支部分任務就干,不操心!”常新慧說,剛接任黨支部書記,一時間不知道干啥。

    上級黨組織有辦法。

    《汝陽縣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實施方案》顯示:對能力不足、缺乏經驗的黨支部書記,通過導師幫帶、集中培訓、觀摩學習等方式,提高其工作本領。

    常新慧的幫帶導師有3個,一個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楠,一個是鄉紀委書記宋俊樂,另一個是鄉環保辦的優秀黨員李延樂。

    “組織部部長親自幫帶、鄉紀委書記手把手教、優秀黨員駐村幫扶,我干不好會很丟人,必須干好!”常新慧說。

    今年4月,常新慧抓住上級幫扶的機會,開始了他的“破題之作”——修路。

    村里1100米的水泥路僅有3.5米寬,但左一個鐵皮房,右一個活動房,有商店,有廚房,12家違建,形象差不說,安全隱患多,群眾意見大。

    拆違建,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

    村黨支部副書記帶頭讓兒媳婦拆了違建,常新慧沖上去剪了親舅家違建的電線。

    短短一個月,1100米長、6.5米寬,帶有人行步道、太陽能路燈的柏油路全新呈現。

    路通心暢。村里又建起了鄉里中心,村里的小孩有了室內游樂場、老人有了下棋打牌的場所、愛打鼓愛跳舞的中年婦女有了室內練習場、創業的年輕人有了直播間。

    “通過考察,蒿坪村又引進了花菇新品種,花菇菌棒成活率高達99%,明年將引導菇農實行花菇、香菇‘兩菇輪作’生產模式?!背P禄壅f,“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我要申請縣委組織部給俺村摘掉!”

    像蒿坪村這樣的軟弱渙散村,汝陽縣共有13個。

    怎么整頓?對癥下藥!

    李楠說:“我們的五劑良方是:選好支部書記、派強整頓力量、解決突出問題、發展特色產業、建強兩類組織?!?/p>

    縣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要走遍所有整頓村;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將分包的整頓村作為支部聯系點,每月至少到村1次,指導推動整頓;鎮黨委書記要分包聯系整頓村。

    完成一個、驗收一個、退出一個。

    網格化服務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農民是鄉村的主人,也是治理的主體。

    12月27日,汝陽縣內埠鎮雙泉村,51歲的吳麗鳥正在幫街道衛生員清掃落葉。

    吳麗鳥是該村黨支部任命的副網格長,群眾叫她“街長”。

    《汝陽縣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實施方案》規定,網格長的職責是采集基礎信息、收集社情民意、開展便民服務、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政策法規宣傳和民生服務等工作。

    雙泉村有26條街道,黨支部將全村劃為26個網格,村干部和黨員擔任網格長,副網格長清一色都是“花木蘭”,而且是村里表彰的“好媳婦”“好婆婆”。

    “‘好媳婦’‘好婆婆’是孝親敬老的道德標兵,熱心勤勞、說話辦事公正有威望,最適合當副網格長?!贝妩h支部書記劉訓通說。

    劉訓通的話有例證:鄉里中心的助老食堂建起后,本想聘請廚師給做飯,但費用大。副網格長們聽說后,主動要求給老人們義務做飯,因為報名人數太多,村里只好排班做公益。

    雙泉村是汝陽縣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縮影。

    汝陽縣根據中部片區、南部山區、北部片區的不同特點,對行政村(社區)原則上以一個或多個自然村(村民小組)為單元進行科學劃分網格。同時堅持村民居住連片、便于就近管理的原則,對村組網格進行優化整合,推動基層黨建、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各類基層網格實現多網合一,著力構建“一網多能、一格多能、一崗多責”的網格化治理模式。

    目前,在汝陽,形成了“村黨總支+網格黨支部+自然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基本覆蓋全縣13個鄉鎮(街道)220個村(社區)。

    汝陽的網格化服務,把黨建、產業、治理等具體工作,引入數字化管理平臺,賦予鄉村治理高效能,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馬蘭河畔的三屯鎮東保村是汝陽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集村,全村4840余人,原有的23個村民小組被劃分為6個片區、18個網格,土地統一收歸集體集中耕種管理。東保村不僅興建了養牛場、食用菌種植基地,還引入鄉村運營公司合作打造農文旅綜合體“稻田小鎮”。

    “稻田小鎮”占地1000余畝,秋種油菜、夏種旱稻。小花菇樂園、小黃牛萌寵園、草坪營地、升空熱氣球、觀光小火車、觀光自行車、美食小吃車等項目全部入駐東保村數字化鄉村運營平臺。

    微信圖片_20241230092102.jpg

    汝陽縣三屯鎮東保村“稻香小鎮”舉辦的“稻田音樂節” 康紅軍攝

    每個項目獨立核算,村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入股,根據股東會約定的比例即時分紅,3秒到賬。入股村民通過手機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項目每筆的收入。

    汝陽縣數字化賦能網格化服務鄉村產業已在包括東保村在內的14個村展開,共運營215個項目。

    如今的東保村是汝陽縣第一批“五星”支部村,村集體年收入突破500萬元。

    集體經濟富裕,群眾幸福指數步步高:孩子上幼兒園免費;考上重點高中、大學的學生每人給予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獎勵;為45歲以上的群眾購買養老保險;對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老年補貼;村民大病有救助、喪葬有補貼。

    東保村老百姓的說法是:從小管到老!

    黨員干部聯戶 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

    12月27日,汝陽縣城關鎮杜鵑社區,單元樓外立面已經粉刷一新,垃圾桶擺放都井井有條。

    去年,這里還是一團亂麻。

    杜鵑社區位于汝陽縣城中心區域,面積1.25平方公里,3420余戶13470余人,有46幢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單位家屬院,涉及36家企事業單位,居民構成復雜。

    九龍治水,各管各。圍墻,小院,煤球房、雜物間,你家占一寸,我家占一尺,各自為政,矛盾不斷,政府頭疼,群眾不滿,社區變成了“城市傷疤”。

    怎么治理?

    汝陽縣委辦公室是牽頭單位,政法、城建、工信、農業農村等部門是分包單位,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和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同時在社區展開。

    汝陽縣委組織部和縣直工委專門行文,建立了縣直機關黨組織服務社區建設、在職黨員服務社區居民群眾的“雙服務雙報道”機制。

    一網雙聯,多網合一。

    城建立項舊城改造;涉及單位主動拆除圍墻和大門;工信部門短時間內將“飛線”橋架;燃氣暖氣通了;黨建服務中心升級為鄰里中心,托幼養老等服務一應俱全。

    微信圖片_20241230092107.jpg

    汝陽縣城關鎮杜鵑社區井井有條 黃紅立攝

    66歲的獨居老人趙萍是社區黨支部書記孟彥鑫聯系的群眾。

    送飯、辦低保、送醫送藥,孟彥鑫問寒問暖的貼心服務感動了趙萍。動員拆除違建,趙萍第一個支持,親手推掉了幾十年的煤球房。

    在汝陽,黨員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時時有創新。

    三屯鎮按照“走村不漏戶、隨處見干部”的要求,重點做到“五必訪、五必記”,即紅白喜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變故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意外災害必訪,生活困難必記、致富難題必記、鄰里糾紛必記、意見建議必記、信訪問題必記。

    數字為據:2024年以來,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建立黨支部聯系點34個,化解各類矛盾428起,協調解決問題152個;全縣149名鄉鎮干部普遍聯系群眾1145戶,聯系服務群眾4萬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600余條,解決實際問題或化解矛盾760個。

    汝陽縣黨員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化,讓全縣1.1萬名黨員,走出機關,沉到一線,聯系群眾11.4萬戶,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干部靠前“真動”,群眾內心“主動”?!耙缓巳睅е澳嗤廖秲骸钡泥l村治理實踐,深入人心,農民主體更加突出,活力滿滿、悠然祥和、和諧有序的汝陽鄉村善治畫卷日漸清晰。

    來源: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