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 > 要聞 > 正文

河南省疾控中心1月份健康風險提示

進入1月份,氣溫進一步下降,室內外溫差加大,元旦假期和春節前后人員流動性增加,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進入發病高峰期。河南省疾控中心專家在此提醒廣大居民本月重點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瀉和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

重點提示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我省新冠疫情自2024年8月中旬達到高峰后出現連續下降趨勢,目前呈低水平波動趨勢,有小幅上升。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在公共交通、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要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防護措施:

1.強化高風險人群保護。對基礎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高風險人群采取針對性措施使病例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得到有效治療,盡可能減少重癥及死亡病例發生。及時發現并處置托幼機構、學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可能發生的聚集性疫情。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堅持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注意休息,注重營養,增強體質。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擋,避免手直接接觸口鼻。

3.加強個人防護。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人員,如確需前往(探視病人)要正確佩戴口罩。

4.合理用藥,按需就診。感染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減少與同住人接觸,按照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癥治療藥物,做好健康監測,如病情加重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主要通過感染者說話、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在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密閉環境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可引起季節性流行,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可發生暴發疫情。

防護措施:

1.接種流感疫苗。防控流感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優先推薦以下重點和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孕婦;6~59月齡兒童;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監管場所等重點場所人群。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正確洗手,做好手衛生。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減少聚集性活動,如果必須要去,佩戴好口罩。出現流感癥狀后,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盡量避免接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注意開窗通風,照護過程中盡可能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以減少家庭內傳播。科學合理的運動能夠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對病毒的抵抗力。

3.重點場所防控。托幼機構、學校、醫院、工廠、養老院等重點人群密集場所,應減少人員流動和探訪,加強日常通風、清潔、消毒工作,學校、托幼機構要落實晨午檢和缺勤缺課登記制度,一旦出現疫情及時上報,采取規范的處置措施。

3、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或寄生蟲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組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生,但具有明顯的季節高峰,其中輪狀病毒腹瀉和諾如病毒腹瀉主要發生在寒冷季節,易在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聚集性疫情。目前病毒性腹瀉進入冬季流行期,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喝開水和使用清潔水。

防護措施:

1.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加強室內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2.注意飲食飲水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潔食物,生熟食品要分開;不飲用生水或被污染的水源,飲用水用具定期消毒。

3.注意規范化處理。避免直接接觸病人、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環境,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開展清理工作,使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對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進行消毒,清洗后認真清潔和消毒雙手。

4、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泛指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事件原因多以燃煤取暖為主,還包括炭火取暖、煤氣(天然氣)熱水器使用不當、人工煤氣泄漏、汽車尾氣等,呈明顯季節性高發特點,每年的11月~次年3月為中毒的高發期,12月和1月達到高峰,次年3月明顯回落。

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臨床癥狀主要與機體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有關,一般涉及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劇烈頭痛、頭暈、心悸,嚴重者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紅色。輕度及中度中毒后迅速脫離中毒環境并及時搶救,一般無后遺癥狀。重度中毒患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可有嚴重后遺癥。

防護措施:

1.注意采暖安全。寒冷季節如有條件盡量選擇集中供暖。家中使用燃氣、煤氣灶具或小型油、汽發電機時,應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并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2.采取規范化處理。一旦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開窗通風使空氣對流,迅速關閉煤氣/燃氣灶具、熱水器閥門等設備;同時迅速將中毒者轉移至空氣新鮮且通風良好處,并注意保暖,防止并發癥發生。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盡早進行高壓氧艙治療;對于出現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來源:河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