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紅藍光閃爍的救護車風馳電掣,爭分奪秒地與時間賽跑,將患者送往醫院。急診科內,病人和家屬手持單據匆忙奔走,醫護人員腳步匆匆,在診室與病房間穿梭忙碌。他們憑借精湛的診療技術,堅守在搶救一線;用無微不至的關愛,詮釋著醫者仁心;他們通過“健康走基層”活動,將急救知識播撒在豫東大地。這就是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護團隊,作為商丘市臨床重點專科,他們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從不松懈,為挽救生命全力以赴。\u003c/p>\u003cp>七十余載破繭成蝶,實現從“小診室”到“A級急救中心”的華麗蛻變\u003c/p>\u003cp>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創建于1953年,初具雛形的急診科條件簡陋,一間小診室、人員匱乏,僅能進行簡單清創、包扎和轉診。1987年,醫院真正意義上的急診科成立,一支由7名醫生和15名護士組成的醫護團隊開始承擔起更多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任務,但當時仍需各專科醫生輪流支援,急診科如同急癥患者的“中轉站”。\u003c/p>\u003cp>1995年是關鍵轉折點,醫院在急診科基礎上成立急救中心,不斷完善急診醫療服務體系。在歷代急診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構建起院前急救、院內搶救、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急診病房和觀察室等一系列完備的急救單元,隨后又增設急診外科病房,持續優化急救流程,完成了由急癥患者“中轉站”向以搶救急危重癥為中心的獨立專科的轉變,大大降低了急救患者創傷死亡率和致殘率。\u003c/p>\u003cp>2025年1月8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通過“商丘市A級院前急救站的驗收,正式加入商丘市120急救網絡。這標志著其急救水平達到新高度,成為商丘市首個A級急救站,也是豫魯蘇皖結合部規模最大的急救中心。\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4/BD31038F5CCF2E8F77111C76B86763E2B2DE23A2_size108_w1024_h773.jpg\" alt=\"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u003c/p>\u003cp>目前,急救中心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擁有商丘市面積最大、功能最完備、布局最合理的急診搶救室,急救中心床位103張,急診留觀床位20張,搶救單元11個,醫護人員153名,擔負著豫東地區3000多萬人口的院前急救及危重病人醫療急救任務,年急診量達16萬人次,年危重病人搶救達1.5萬人次,搶救成功率高達98.62%。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充分展現出現代急救醫療“及時、快速、準確、高效”的特點,極大提升了商丘地區急危重癥的預防、診治和康復水平。\u003c/p>\u003cp>創新“上車即入院一站式救護”模式,暢通生命綠色通道\u003c/p>\u003cp>“急診科是一個24小時向公眾敞開的守護生命安全的窗口。”商丘市第一人民醫務部副主任、急診科負責人姬衛東這樣描述急診科。\u003c/p>\u003cp>“3分鐘出車、上車1分鐘內聯系患者,時刻準備應對各種緊急狀況。我們曾經接診一名26歲小伙子,膿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經過常規的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后血氧飽和度持續不升,生命危在旦夕,我們立即開通綠色通道,急診重癥ECMO小組成員第一時間趕到予以ECMO治療,整個上機過程不到20分鐘。上機后大家加班加點,專人專職看守護理,并給予血液凈化、床旁氣管鏡等綜合治理,經過三天兩夜的積極搶救,患者最終轉危為安。”\u003c/p>\u003cp>這得益于急救中心探索出獨具特色的“上車即入院一站式救護”院前急救新模式,生命體征實時監測共享,通過信息采集技術實時采集救護車內相關醫療設備監測的患者生命體征參數,并傳輸至醫院端,為院內專家遠程協助指導院前救治以及提前準備院內搶救方案、資源等提供依據,協調開啟院內綠色通道。\u003c/p>\u003cp>急救中心構建的院前急救、急診搶救、急診手術、急診ICU、急診病房無縫銜接的“五位一體”大急救體系,打破了院內救治壁壘,實現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以急診為平臺的MDT模式,使得多學科主動參與、有效聯動、團隊協作,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4/19C05490DA802760974CDBA52BACF6A04DBD886A_size124_w1024_h689.jpg\" alt=\"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u003c/p>\u003cp>依托“五大中心”建設,實現區域內急救體系全覆蓋\u003c/p>\u003cp>姬衛東介紹:“我院通過整合院前院內、影像、外科、內科、介入等專科力量,大力推進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形成了多學科協同一體化急救體系,為急危重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救治窗口,有力促進了醫院在院內外、多學科協同診療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急危重癥救治水平的提高。”\u003c/p>\u003cp>該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主要以心血管內科、急診科等學科為后盾,按照國家胸痛中心建設標準,著力構建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的區域協同救治體系,進而優化胸痛患者救治流程,持續提高急性胸痛相關疾病的救治水平,并于2019年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據統計,該院胸痛中心成立以來每年接診急性胸痛患者1萬余人,其中急性心梗手術800余臺(例),患者進入醫院至開通血管平均時間由最早的200多分鐘縮短至不到70分鐘。此外,還成功利用ECMO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救治了多例極高危胸痛患者。\u003c/p>\u003cp>該院卒中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為河南省三級卒中中心、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構建了腦血管疾病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和服務體系,融合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復醫學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影像科和檢驗科等學科,可開展靜脈溶栓、動脈溶栓、支架下機械取栓、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顱內外動脈支架植入、頸動脈斑塊剝脫手術治療,實現了對卒中患者特別是急性期卒中患者進行高效、規范地救治。2018年4月醫院又成立了卒中單元病區,在急診科開辟了卒中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制定了腦卒中規范化診療標準操作流程,極大縮短了腦梗死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時間。2018年5月獲批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立了遠程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對復雜、疑難卒中患者的診療更精準、便捷、規范。\u003c/p>\u003cp>該院創傷救治中心,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創傷急救中心之一,承擔著商丘市域及周邊地區創傷急救的重要任務。2018年通過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驗收,成為省級創傷中心。創傷救治中心以急診創傷外科為主體,神經外科、胃腸肝膽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手足外科、泌尿外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麻醉科、重癥監護室等多學科參與、共同協作。針對涉及多個學科的嚴重多發復合傷,充分發揮學科間的優勢互補作用,開辟創傷急救綠色通道,有效提高了創傷患者的搶救成功率。\u003c/p>\u003cp>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承擔著區域內危重孕產婦、新生兒的救治、會診和轉診工作,全面實行妊娠風險分級管理,建立了危重孕產婦多學科會診機制;對轉診的孕產婦實行動態綜合會診、評估與搶救。建立了商丘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信息共享平臺,致力于為危重新生兒提供全面、高效、及時的救治服務,定期組織急救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能力,保障了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急救綠色通道的通暢。\u003c/p>\u003cp>“我們依托這五大中心的建設,開展了ECPR、CRRT、骨髓腔輸液、鏡下止血技術、床旁支氣管鏡灌洗技術、急性腦卒中溶栓、取栓、急診PCI等一系列標志性技術,在心腦血管重癥早期診治、嚴重創傷急診一體化救治以及孕產婦、新生兒危重癥救治等方面能發揮顯著優勢。”\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4/13C87B6F5BC8BECD0E44A20F96D14063B5303B06_size81_w1024_h650.jpg\" alt=\"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u003c/p>\u003cp>為救“急病”打造精英團隊,以精湛醫術為百姓構建更加堅實的生命屏障\u003c/p>\u003cp>外傷包扎止血、緊急心肺復蘇,這是姬衛東對急診科的最初印象。成為急診醫生后,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到急診科就診的患者癥狀復雜多變,急診人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復雜表象,了解疾病本質,快速找到病因,做出準確判斷,和別的科室‘治病救人’理念不同,急診科是‘救人治病’。”\u003c/p>\u003cp>姬衛東說:“急診病人病情危急,瞬息萬變,病人隨時可能喪失生命。而且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教科書里沒有的‘非典型’病例,患者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除了臨床經驗總結,只有不斷的學習,錘煉出過硬的本領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保障。”\u003c/p>\u003cp>作為醫院工作性質比較特殊的科室,急危重癥患者集中的場所,急救中心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急診醫師必須熟練掌握氣管插管、留置胃管、洗胃、留置導尿、深靜脈置管,以及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床旁重癥超聲、呼吸機使用、深靜脈穿刺、血液凈化、心電除顫和起搏等急救技術。為培養年輕醫護人員,科室不間斷地選派優秀醫護人員定期不定期到上級醫院進行專科學習培訓,增強醫護人員的自身專業技能。\u003c/p>\u003cp>因此,急救中心團隊在全國急救技能大賽等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1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省“五一”勞動獎章,5人獲市“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全國護理技能競賽團隊心肺復蘇一等獎1項;河南省急救技能競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市級技能競賽一等獎8項等等。\u003c/p>\u003cp>“生命相托,分秒必爭。”這支榮譽滿身的優秀團隊,不但傳承了百年老院的優良傳統,更是積極融入新時代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在以精湛醫術挽救生命的同時,鍛造急診急救最精尖的力量,為區域百姓構建更加堅實的生命屏障。\u003c/p>\u003cp>積極履行公益責任,詮釋“以患者為中心”理念\u003c/p>\u003cp>“我們時常會接收診治各類“無名氏”患者”,急診科護士長韓雪迎從事急診工作25年,她表示,“稱患者為“無名氏”并非不尊重,而是在接手患者時,我們對其基本信息一無所知。搶救這類患者時,醫生面臨的困難更多、風險風大,不清楚既往病史、有無禁忌癥和傳染病,但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而作為人民醫院,為此類病人開辟綠色通道,并設有專門資金保障基礎治療,我們也責無旁貸。”\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4/6D230323BBAC121C3FDF07B4FD85EDFE9B704E65_size76_w1024_h768.jpg\" alt=\"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u003c/p>\u003cp>急診科還成立急救知識科普團隊,連續15年堅持開展急救科普知識進基層活動,每年組織醫護人員深入基層、社區、校園、鄉村等20余次,采用多種形式普及急救知識,內容涵蓋心肺復蘇、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法、外傷止血、包扎、固定、轉運,以及急診常見病、突發病的急救等,先后科普群眾10萬余人次,極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營造出“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構建“社會大急救”體系,助力健康商丘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u003c/p>\u003cp>急診,一場場生死時速在這里上演,一個個生命奇跡在這里創造。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正朝著創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和“隊伍專業化、技術標準化、水平國際化、裝備現代化、管理制度化、信息網絡化”的現代國際急診目標大步邁進。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護團隊也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加精湛的技術,踐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宗旨,全力以赴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u003c/p>\u003cp>來源 : 大象輿情商丘\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勝男","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4-03 10:53:10","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患者,急診科,急診,商丘市,學科,胸痛,人民醫院,新生兒,孕產婦,綠色通道","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紅藍光閃爍的救護車風馳電掣,爭分奪秒地與時間賽跑,將患者送往醫院。急診科內,病人和家屬手持單據匆忙奔走,醫護人員腳步匆匆,在診室與病房間穿梭忙碌。他們憑借精湛的診療技術,堅守在搶救一線;用無微不至的關愛,詮釋著醫者仁心;他們通過“健康走基層”活動,將急救知識播撒在豫東大地。這就是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護團隊,作為商丘市臨床重點專科,他們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從不松懈,為挽救生命全力以赴。

    七十余載破繭成蝶,實現從“小診室”到“A級急救中心”的華麗蛻變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創建于1953年,初具雛形的急診科條件簡陋,一間小診室、人員匱乏,僅能進行簡單清創、包扎和轉診。1987年,醫院真正意義上的急診科成立,一支由7名醫生和15名護士組成的醫護團隊開始承擔起更多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任務,但當時仍需各專科醫生輪流支援,急診科如同急癥患者的“中轉站”。

    1995年是關鍵轉折點,醫院在急診科基礎上成立急救中心,不斷完善急診醫療服務體系。在歷代急診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構建起院前急救、院內搶救、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急診病房和觀察室等一系列完備的急救單元,隨后又增設急診外科病房,持續優化急救流程,完成了由急癥患者“中轉站”向以搶救急危重癥為中心的獨立專科的轉變,大大降低了急救患者創傷死亡率和致殘率。

    2025年1月8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通過“商丘市A級院前急救站的驗收,正式加入商丘市120急救網絡。這標志著其急救水平達到新高度,成為商丘市首個A級急救站,也是豫魯蘇皖結合部規模最大的急救中心。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目前,急救中心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擁有商丘市面積最大、功能最完備、布局最合理的急診搶救室,急救中心床位103張,急診留觀床位20張,搶救單元11個,醫護人員153名,擔負著豫東地區3000多萬人口的院前急救及危重病人醫療急救任務,年急診量達16萬人次,年危重病人搶救達1.5萬人次,搶救成功率高達98.62%。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充分展現出現代急救醫療“及時、快速、準確、高效”的特點,極大提升了商丘地區急危重癥的預防、診治和康復水平。

    創新“上車即入院一站式救護”模式,暢通生命綠色通道

    “急診科是一個24小時向公眾敞開的守護生命安全的窗口。”商丘市第一人民醫務部副主任、急診科負責人姬衛東這樣描述急診科。

    “3分鐘出車、上車1分鐘內聯系患者,時刻準備應對各種緊急狀況。我們曾經接診一名26歲小伙子,膿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經過常規的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后血氧飽和度持續不升,生命危在旦夕,我們立即開通綠色通道,急診重癥ECMO小組成員第一時間趕到予以ECMO治療,整個上機過程不到20分鐘。上機后大家加班加點,專人專職看守護理,并給予血液凈化、床旁氣管鏡等綜合治理,經過三天兩夜的積極搶救,患者最終轉危為安。”

    這得益于急救中心探索出獨具特色的“上車即入院一站式救護”院前急救新模式,生命體征實時監測共享,通過信息采集技術實時采集救護車內相關醫療設備監測的患者生命體征參數,并傳輸至醫院端,為院內專家遠程協助指導院前救治以及提前準備院內搶救方案、資源等提供依據,協調開啟院內綠色通道。

    急救中心構建的院前急救、急診搶救、急診手術、急診ICU、急診病房無縫銜接的“五位一體”大急救體系,打破了院內救治壁壘,實現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以急診為平臺的MDT模式,使得多學科主動參與、有效聯動、團隊協作,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依托“五大中心”建設,實現區域內急救體系全覆蓋

    姬衛東介紹:“我院通過整合院前院內、影像、外科、內科、介入等專科力量,大力推進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形成了多學科協同一體化急救體系,為急危重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救治窗口,有力促進了醫院在院內外、多學科協同診療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急危重癥救治水平的提高。”

    該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主要以心血管內科、急診科等學科為后盾,按照國家胸痛中心建設標準,著力構建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的區域協同救治體系,進而優化胸痛患者救治流程,持續提高急性胸痛相關疾病的救治水平,并于2019年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據統計,該院胸痛中心成立以來每年接診急性胸痛患者1萬余人,其中急性心梗手術800余臺(例),患者進入醫院至開通血管平均時間由最早的200多分鐘縮短至不到70分鐘。此外,還成功利用ECMO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救治了多例極高危胸痛患者。

    該院卒中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為河南省三級卒中中心、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構建了腦血管疾病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和服務體系,融合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復醫學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影像科和檢驗科等學科,可開展靜脈溶栓、動脈溶栓、支架下機械取栓、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顱內外動脈支架植入、頸動脈斑塊剝脫手術治療,實現了對卒中患者特別是急性期卒中患者進行高效、規范地救治。2018年4月醫院又成立了卒中單元病區,在急診科開辟了卒中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制定了腦卒中規范化診療標準操作流程,極大縮短了腦梗死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時間。2018年5月獲批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立了遠程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對復雜、疑難卒中患者的診療更精準、便捷、規范。

    該院創傷救治中心,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創傷急救中心之一,承擔著商丘市域及周邊地區創傷急救的重要任務。2018年通過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驗收,成為省級創傷中心。創傷救治中心以急診創傷外科為主體,神經外科、胃腸肝膽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手足外科、泌尿外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麻醉科、重癥監護室等多學科參與、共同協作。針對涉及多個學科的嚴重多發復合傷,充分發揮學科間的優勢互補作用,開辟創傷急救綠色通道,有效提高了創傷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承擔著區域內危重孕產婦、新生兒的救治、會診和轉診工作,全面實行妊娠風險分級管理,建立了危重孕產婦多學科會診機制;對轉診的孕產婦實行動態綜合會診、評估與搶救。建立了商丘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信息共享平臺,致力于為危重新生兒提供全面、高效、及時的救治服務,定期組織急救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能力,保障了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急救綠色通道的通暢。

    “我們依托這五大中心的建設,開展了ECPR、CRRT、骨髓腔輸液、鏡下止血技術、床旁支氣管鏡灌洗技術、急性腦卒中溶栓、取栓、急診PCI等一系列標志性技術,在心腦血管重癥早期診治、嚴重創傷急診一體化救治以及孕產婦、新生兒危重癥救治等方面能發揮顯著優勢。”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為救“急病”打造精英團隊,以精湛醫術為百姓構建更加堅實的生命屏障

    外傷包扎止血、緊急心肺復蘇,這是姬衛東對急診科的最初印象。成為急診醫生后,他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到急診科就診的患者癥狀復雜多變,急診人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復雜表象,了解疾病本質,快速找到病因,做出準確判斷,和別的科室‘治病救人’理念不同,急診科是‘救人治病’。”

    姬衛東說:“急診病人病情危急,瞬息萬變,病人隨時可能喪失生命。而且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教科書里沒有的‘非典型’病例,患者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除了臨床經驗總結,只有不斷的學習,錘煉出過硬的本領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保障。”

    作為醫院工作性質比較特殊的科室,急危重癥患者集中的場所,急救中心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急診醫師必須熟練掌握氣管插管、留置胃管、洗胃、留置導尿、深靜脈置管,以及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床旁重癥超聲、呼吸機使用、深靜脈穿刺、血液凈化、心電除顫和起搏等急救技術。為培養年輕醫護人員,科室不間斷地選派優秀醫護人員定期不定期到上級醫院進行專科學習培訓,增強醫護人員的自身專業技能。

    因此,急救中心團隊在全國急救技能大賽等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1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省“五一”勞動獎章,5人獲市“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全國護理技能競賽團隊心肺復蘇一等獎1項;河南省急救技能競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市級技能競賽一等獎8項等等。

    “生命相托,分秒必爭。”這支榮譽滿身的優秀團隊,不但傳承了百年老院的優良傳統,更是積極融入新時代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在以精湛醫術挽救生命的同時,鍛造急診急救最精尖的力量,為區域百姓構建更加堅實的生命屏障。

    積極履行公益責任,詮釋“以患者為中心”理念

    “我們時常會接收診治各類“無名氏”患者”,急診科護士長韓雪迎從事急診工作25年,她表示,“稱患者為“無名氏”并非不尊重,而是在接手患者時,我們對其基本信息一無所知。搶救這類患者時,醫生面臨的困難更多、風險風大,不清楚既往病史、有無禁忌癥和傳染病,但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而作為人民醫院,為此類病人開辟綠色通道,并設有專門資金保障基礎治療,我們也責無旁貸。”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打造區域性急救高地 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急診科還成立急救知識科普團隊,連續15年堅持開展急救科普知識進基層活動,每年組織醫護人員深入基層、社區、校園、鄉村等20余次,采用多種形式普及急救知識,內容涵蓋心肺復蘇、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法、外傷止血、包扎、固定、轉運,以及急診常見病、突發病的急救等,先后科普群眾10萬余人次,極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營造出“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構建“社會大急救”體系,助力健康商丘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急診,一場場生死時速在這里上演,一個個生命奇跡在這里創造。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正朝著創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和“隊伍專業化、技術標準化、水平國際化、裝備現代化、管理制度化、信息網絡化”的現代國際急診目標大步邁進。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護團隊也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加精湛的技術,踐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宗旨,全力以赴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 : 大象輿情商丘